裝置業務管理上的又一次成功業績,讓潘課長看到了孫超華的潛在能力,他在現場觀摩結束後,把趙海洋、孫超華留下商量,問,“在保持我們的生產進度、質量均衡穩定的情況下,你們下一步想在哪個方面來點創新嘗試,有沒有意向?”
孫超華看了看趙海洋,示意他先說,因為在他的眼裡,他的職務級別比自己高,應該謙讓,儘管他的年齡比自己小。
“海洋那你先說吧!”潘課長點了他的名。
“這個說真的,我確實還沒有想好?看看孫班長有沒有新的想法?”趙海洋把“球”傳遞給了孫超華。
潘課長也隨趙海洋的視線,目光聚焦在孫超華身上,“老孫,你有新的想法,不妨說一下?”
“我曾跟趙班長議論過,現在員工每天的作業量,我們雖然做了作業標準指導書,但沒有規定定額,還有員工現在每天工作沒有定量,幹好幹壞都是一樣的,與當月的獎金也沒有掛鉤,我擔心一旦訂單多了,會影響生產進度、品質穩定?”
“那你想怎麼樣?”
“設計一套靠譜機制,在我們課先模擬試點,與當月獎金掛鉤,納入晉升考評範圍。”
“海洋,你認為這個主意如何?”
趙海洋很聰明,知道孫超華剛才的設想,有意把他作為初始討論人選,是不想貪功突出自己,也是把自己方才的尷尬掩飾掉了。
現在潘課長又再徵求自己意見,“這事孫班長跟我提過,我們也討論了具體細節,原來覺得時機還不成熟,現在可以考慮策劃了。”
“既然你們看法一致,接下來你們兩人商量著辦吧!”
得到潘課長的認可,兩個人同時回應,“好的。”
“老孫,你先忙吧,海洋你留一下?”
看到孫超華離開,“海洋,和老孫合作了快三個月了,覺得如何?”
“我們合作非常默契,老孫人很大度,做事非常認真,工作很務實,這點我很佩服。”
“你能這樣說,我很欣慰,說明讓你們相互配合,主持二課日常工作,我是選對了人。”
“其實,你發現了老孫還有一個很大特點,不知道你發現了沒有?感覺到了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