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談談你們兩個最近的新情況吧?”老楊說完了老鄭的事,又和潘慶偉和孫超華,聊到了他們的工作近況。
老潘就把自己到新建裝配部任副部長(次長),孫超華任一課課長的事,說給老楊工場長,他把目前自己手裡的資訊告訴老楊,“二課長位置待定,據說要從一部抽調一位課長,支援我這裡,具體人我還沒見面,現在是時間很緊,人選還未全部到位,真發愁了。”
“你們兩人這次去哪裡,責任重大,不可掉以輕心,我聽平內顧問說,這個倉促決定是王大勳一手促成的,是為了堵住日方不滿的應急之舉,也是對何濤工作不力的一種不滿,你們兩個不可大意,既然去了,就要在裝配部幹出成績,讓人刮目相看,也讓日方看到你們兩個實力。”
老楊工場長的話,意味深長,在為他們兩人擔心同時,還是希望他們放下包袱,能夠壓住陣腳,讓新組建的裝配部門的工作,恢復往日的正常秩序之後,有所建樹。
老潘明白,此舉上任並非輕而易舉,沒有人願意給他輕鬆任職的機會,作為部長的何濤有優先的建議權,他不是第一人選,一定是無人願意去哪裡,何濤部長才推薦他去那裡就職。
孫超華明白,要脫穎而出,就得冒風險,否則哪有機會,去證明自己的實力。
自己作為一個有著多年中層管理閱歷的人,要想證明自己,只有讓別人看到自己的工作成績,目睹自己的勤奮過程,才會認可他的能力。
平內是楊工場長的搭檔,日方第二重要人物,掌握著日方高層的內部訊息。
老楊能告訴潘慶偉、孫超華兩位這些內部訊息,實際上已經是告訴了他們,日方對此部門的業績表現,十分期待,就是要他們明白壓力,才能有充分的思想準備。
老潘、孫超華聽了,深感責任重大,他們這才明白,為什麼二部的課長,沒人願意前去裝配部,去任職的真正原因了。
他們都不願去裝配,遭這份罪的原因,無非是被要求,在裝配部,每日數字統計準確無誤,不能有任何差錯的具體要求,嚇壞了,擔心失去來之不易的職務,被葬送在裝配這個新成立的部門而已。
“老孫,老楊的意思,你明白了吧,”老潘提醒孫超華。
孫超華經歷了幾次風風雨雨,被莫名其妙,推到風口浪尖的歷練,已經好遲
了。
對這次他還是做了充分準備,他分析了那裡的狀況,知道了存在的問題,也找
到了一些應對的措施,面對工作挑戰,因為心中有數,才顯得很鎮定、非但不緊張,而且顯得很平和,一點都不著急,“老潘,其實我倒不認為,這就一定是壞事,現在沒有人願意來這裡,說明這裡的風險高於其他部門,那麼中方高層、日方董事會,都會目光聚焦到這裡,如果我們一戰定乾坤,那以後的日子就好過了,不僅鍛鍊了我們的實力,還能讓我們揚名,這不是一舉兩得的好事嗎?”
“難得這個時候,你還這麼樂觀?”見孫超華心情大悅,老潘擔心他樂觀過度,誤了工作。
我知道你所指,但是你可能還不知道,對於裝配,我究竟在哪裡有工作的經歷,也參與了具體的方案研究,為自己在日後去哪裡工作,提供的便利和機會,所以我心中還是有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