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工地,他被安排到一個大房間,中間用三合木板隔開,一邊是住男的,一邊住女的,各有一個進出的房門。
孫超華見年長的男性都喊舅舅,女性就稱姨,與自己年齡差不多的以兄妹相稱。
在舅舅家門口,孫超華幹活很賣力,他(她)很照顧他,一週之後,他們就混熟了。
孫超華白天主要做一些轉運的活,如拉白灰、沙子、磚塊等,被安排與另一位同齡的來自城裡的年輕人搭伴。
初次進城,孫超華對一切都好奇,包括放在工作場地的電話、房間的洗手間、燈火通明的夜景等等。
他從那位同他一起做活的同伴,瞭解首次聽到的一些新鮮事,諸如電影院、電車、交通燈等等,這些很普通的東西,對他來說都是新奇的趣聞。
自知自己孤陋寡聞,他表現得很卑微,依萍見狀,安慰他說,“你不要感到難為情,我剛來也與你一樣,時間久了不覺得奇怪了。”
依萍與他同齡,在廚房幫工,也是唯一個與他同齡的女孩,下班以後,她成了與他一起打發時間,能找到相似話語的交流物件。
她性格開朗,開始見孫超華拘謹的樣子,就說,“你不要忌諱生疏,論起來,我和你舅家還是沒有出五婦的姐妹,該稱我姐姐啦。”
孫超華,只好說,“既然是姐姐,以後還要關照了,”
“沒有問題,這裡我已待了兩年了,有什麼不明白,隨時招呼一聲。”
“恩,”孫超華一面答應,一面想,“她咋不上學,15歲就輟學了。”
依萍明白他心思,向她解釋說,“學習不好,初一就不上了,這兩年在工地幫工,想再玩兩年,逛夠了,就回家嫁人,安心過日子,”說完,視乎想起什麼,又說,“不過聽說你學習還不錯,雖然沒有考上中專,但你愛學習,一定有希望的,現在感受一下工地的辛苦,體驗一下城市的優越感,你就會知道你以後到底要什麼。”依萍雖然不愛學習,思考問題倒蠻獨到,孫超華開始對她心生敬畏。
慢慢地他們混得很熟了,她主動給他洗衣服,他也主動幫他打水,在廚房用柴火。
依萍有時帶他去電影院,開始他很難為情,覺得讓她掏腰包有失顏面,依萍好像看出他的心思,就說,“你如果實在過意不去,過兩天就夠一個月了,你可以到領導那裡預支20元,作為零花用,如果要請,就意思一下好了,這樣不傷你自尊行嗎?”
孫超華覺得這樣他心裡還好接受,欣然接受她的建議。
在這個白天熱鬧,晚上燈火通明、繁花似錦的鬧市裡,孫超華體驗著勞作辛苦,目視著川流不息人群,感受著紅綠燈交輝相應節奏,遐想著自己未來的生活。
漸漸地他懂得一個道理,人可以失敗,但不能躲避失敗,命運不會憐憫那些遇到失敗就躲避的可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