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潘的情商確實很高,可以說在我們工廠找不到第二個,你能有今天的進步,應該感謝老潘了,”王雲說著,看來孫超華,發現他目光呆滯,看著她愣神,“想當初,你只覺得工作幹好了,就要有領導賞識,其不知,現在不是六七十年代了,光憑認真做事是吃不開的,在點上,老潘還算厚道,你為他做了事,他不僅回饋你,還在必要的場合,讓高層知道你。”
“你說的這點不錯,正是因為這點,老潘的事,我才當成自己的事去做了,”孫超華很認可王雲的看法。
“剛開始,老潘對我說,你的潛力很大,我還以為他是在安撫我,後來我才知道,老潘對你的潛力還是早就有認知的。”
王雲想起老潘在自己面前多次提到,日後孫超華髮達了不要忘記自己,王雲現在想起來,覺得確實並非只是說說而已。
“其實,我也並非你們想象的那樣,只是埋頭工作,不知道搞人際關係,特別是和高層之間來往,就是面子上過不去,總怕人家背後指指點點,更怕人家的白眼而已。”
“這個我信,從我們兩個第一次見面時候,我就有這個感覺,你是外冷內熱,對熟悉的人才敞開心扉,不熟悉的人即便是你的上司,你都不想讓人家覺得在討好人家。”
“但是自從我進入那次特大事故調查小組之後,我確實改不了,”孫超華說到這裡,感慨道,“作為下屬,即使在上司面前奉承過度,言過其實,上司聽了,心裡還是熱乎乎的,家鄉有句諺語,二尺五的帽子雖然是假的,但那個人都喜歡戴高帽,善意的假話,聽來了還是很舒服的嘛,所以我才覺得勇地的表現自己,才能有好的機會,所以在平內提出疑問的時候,不知哪來的勇氣,竟然敢用不熟練的日語回答他的問題。”
孫超華說到這裡,自己都為自己那個時候,哪來那麼大的膽量發笑了。
“日積月累,量變到質變需要一個過程,但變化之時,可能就是那麼一瞬間的事,也許是你的平時辛苦努力,才換來那一刻的巨大變化了。”
王雲對孫超華自己的述說,談出自己的說法。
“我覺得楊工場長其所以看重你,是因為你們兩個有相似的經歷和特點?”
“你說說,我看看是否跟我的想法近似?”
“首先,你們都有國有大型機械廠中層管理的任職背景,對我們工廠的裝置特點、功能的瞭解適應很快,我聽說國有企業的規章、制度還是很健全的,就是缺點很好的貫徹和執行,它不是你們能左右的,那是體制的弊端,誰在位置上,都考慮的是上級的意圖,看上邊的眼神行事,即便是錯的,都不願去糾正。”王雲說到這裡,特意看了一下孫超華的臉色,觀察他的變化,見他點頭,就繼續說道,“到日企就不一樣了,這裡需要專業的基礎知識支撐,考的是能力,一切都是評結果評價一個人,這給你們便提供了發展的空間。”
“特別是我也做事很謹慎,沒有貪心的慾念,沒有好色的慾望,還歪打正著地跟你學會了日語,具備了和日本人溝通的能力。”
“你說的這些都是基本的,更關鍵的是,你們都不滿足現狀,不斷的提升自己的技能,做得人有,你們有,人沒有,你們卻有,始終站在優勢的前例,那當然機會就大得多了。”
王雲說的這個特別關鍵點,孫超華認為說到了關鍵。
“可高處不勝寒哪?老楊的最後警告我現在還心有餘悸,擔心處理不好,影響他對我看法?”孫超華在高興之餘,不免流露出了焦慮。
“艱難的時刻你都挺過來了,現在還有什麼可猶豫的?”王雲見孫超華剛才愉悅的心情,滔滔不絕的陳詞之後,言語字裡行間多了些憂傷。
“你知道嗎?我們之間的事,老楊已經知道了?”
“呀,他咋知道了?怎麼對你說我?”王雲心裡吃驚,她自認為行事很低調,不知道老楊對她怎麼評價?
“你不用這麼緊張?”見王雲臉色蒼白,孫超華急忙安慰,“我估計他不是從老潘,就是老鄭那裡得知的,這個其實已經不重要了,他說你是個好女孩。”
“老楊工場長真是這樣看我嗎?”王雲聽了,臉色馬上變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