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五月後,京城的天越來越暖和了。
在公司的辦公室,羅恆正在接待突然來訪的寧皓。
“皓哥,我都以為你已經去戛納了呢。”
羅恆看著寧皓,此時的他已經從剛開始得知去戛納的亢奮中走出來。
“後天的飛機,這邊有個機會,我覺得電話可能說不太清楚,還是親自跑一趟比較好。”
寧皓也不廢話,今天來確實有事。
“你說。”
“前兩天我有個大學同學找到我,跟我聊了下他要打算拍的片子,我個人看是個很好的本子,所以打算來讓你這邊先看看。”
寧皓說的大學同學,不是指的京城影視學院,而是他幾年前讀的京城師範大學。
羅恆也聽懂了寧皓的意思,他下意識就覺得估計寧皓是來幫同學拉投資的。
如果是京影的同學,那理所當然,畢竟是幾大電影學院出來的。
但是京城師範大學的影視專業?大專一個啊……
羅恆覺得能出個寧皓都很了不起了,難道一個雞窩還能出兩個金鳳凰?
“皓哥,你這同學是什麼人?以前拍過什麼啊?”
“他叫應良。從京師大畢業後,他又去讀了山城大學美視電影學院的導演系。在當初上學那會,他就開始自己拍短片和紀錄片了,說實話,上學期間他在我們班應該算最牛逼的。”
聽了這話,羅恆有點意外:“比你還牛逼?你那畢業作品《星期三,星期四》不是拿了京城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導演獎嗎?”
寧皓撓頭笑著說。
&nv賺錢呢,平時根本就沒拍過正兒八經的片子,也沒想到畢業作品就獲獎了。
應良他上學就跟著電視臺學習,然後自己拍攝短片和紀錄片,而且很有想法,我還是挺佩服的。”
羅恆也大概聽明白了,寧皓應該屬於那種平時不吭不哈,結果畢業作品一鳴驚人那種,而應良就是上學時班級的優等生了。
寧皓接著說:
“這算是他第一部長片處女作,你之前一直說想演電影男主角,我看了這個劇本,有很大的發揮空間,覺得對你們倆都是個很好的機會。”
羅恆也來了點興趣:“皓哥,是什麼片子,劇本你帶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