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線也從諸葛亮等人臉上移過。
於帝位將近三十年,這些陪伴他,協助他的臣子們,都年邁了。便是最小的兒子劉默,已有十四,嫡長孫劉封且有弱冠,嫡曾孫也有六歲,正為他扶養於宮內。至於其他子女屬,共三十之多,皇室也算是人丁興旺。
即於昨日,涿郡傳來訊息,早辭去刺史之職,歸於涿郡老家養老的劉備,身體染了風寒,好在於醫工所治下,有所緩和。但如荀或等人,輔助他一生,且有先行。
劉祈也感覺到了一種疲勞感,在過去大半生的奮鬥中,雖說今日之大漢,距離他所念想的大漢,還有些差距,但只要劉氏之內,能繼續行之,再有數代人之共同奮鬥,漢何以不能震懾寰宇?
“朕自即位以來,二十有七載,得諸賢良輔左,才有今日之漢盛。諸愛卿居功至偉!
太子仁義,其這些年來,協助朕處理政務事,有目共睹。
朕意,禪讓之。”
此言剛落,以諸葛亮為首,數百臣子同時行禮,高呼“陛下三思!”
“朕意已決!董侍郎,且念朕所擬之詔書!”
此間之詔書所事,也是劉祈欲於今日,為天下所告。
“諾!”
四月初四。
漢天子正式禪讓於皇太子劉洵,以為太上皇。
皇太子劉洵,雖然做了二十七年儲君,但於事諸務,自十年前開始,劉祈就早有讓之處之,他則掌握著大方向。
也就在禪讓之後,劉祈離開了京師雒陽,開始了帶著妻妾,另有孫子,曾孫屬,遊覽天下。
九月,到達涿郡,他於涿縣樓桑裡,劉家老宅,看到了故人劉備。
劉備這些年,歸家之後,也安然處之,喜歡教導孫子孫女。
在劉宅兩側,則是關羽,張飛住處。
隨著年邁,各子嗣於朝廷內為官為將,關羽,張飛,簡雍等人,也都陸續請辭,可以養老。
“玄德這懷裡,當是小孫女吧?”
二人處於院內對坐,晚輩則於旁邊侍奉,看到劉備懷裡鬧騰的女童,已有一些白髮的劉祈,面帶慈和,在將一美玉贈之後,笑著同劉備聊起了家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