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石橋村本就靠近山邊,荒地多。
現在這粗糧,簡直是為了他們量身定製的糧食。
反正有寧老夫人回收,窮人家,除了滿身的力氣,其他都不值錢。
只要一想到,開墾一畝荒地,就能有一兩銀子的收入。
整個石橋村的人,都陷入了開墾的熱潮中,幾乎是全村總動員。
還有種植兩季稻的,村子裡在石家兄弟第一年種了以後,發現確實產量翻倍後,就跟著石家兄弟們學習如何種植兩季稻。
得了好處的人,哪裡會那般輕易的告訴別人,連家中的兒媳婦,都再三敲打,不許她們回孃家洩露這個訊息。
這也是為啥,兩季稻推廣不開的原因。
可不管咋樣,石橋村算是富了起來。
連帶著,村子裡不管是娶媳婦還是嫁姑娘,彩禮或者嫁妝,都是附近幾個村子裡能排的上號的。
雖然石橋村藏著掖著捂著,不讓人知道,可大槐樹村也有兒媳婦的孃家。
第一年,第二年,也許孃家人不相信。
可是等著自己女兒女婿家裡日子越發的好過起來,每年上門時送的禮上就能看的出來,原本摳摳搜搜的,如今都大方的很。
這樣一來,自然就對女婿村子裡的事產生了興趣。
許多人來看過後,回去半信半疑的種上一些,半年的時間便得到了確切的答桉。
這兩季稻,可種!
而縣衙舉辦的比賽,也完美落幕。
凡是參加的人,也都開始種植兩季稻。
對於這些,寧芃芃半點不在意。
只有老百姓們都吃飽了肚子,才不會鬧事。
得到能吃飽喝足,自然就有了其他的需求,會精益求精。
這樣一來,當地的經濟會更加的發達。
這對寧家來說,是向好的方向發展。
一直等到第二季的稻穀收割完了,晴娘才來找寧芃芃,把裴宴想要的合作跟她說了。
聽到晴娘傳達的話,寧芃芃簡直想罵娘。
這***裴狐狸,他這是直接用陽謀拖自己下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