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一通下來,寧芃芃覺得自己有點疲乏,晴娘伺候著她到了正院裡躺下後,才輕手輕腳的退了下去。
除去寧芃芃的主院之外,其他別院雖然有十座,可是,家中老爺就有四位,自然就佔去了四座。
譚嬸和晴娘住在寧芃芃的主院裡,所以,得把劉虎他們夫妻倆的院子給留出來,那就是又去了一座別院。
寧有喜雖然訂了親,可終歸是沒有嫁出去,自然得單獨給她留一座別院。
剩下的四座別院,直接男孩女孩各分兩座,住在裡面。
雖說是住在同一個別院裡,可別院的房子大的很,正房和廂房幾乎都比他們之前在明州府的莊子裡所住的,要大上好幾倍。
特別是寧永鵬和寧永康,兩兄弟幾乎是孟不離焦。
畢竟,兩個人年歲相當,再加上學業上,之前在寧永夜的強勢壓著寧永康學習,到後面寧永康自己主動開始學。
雖然寧永康想要上進,可畢竟是比不上之前就比較愛學習的寧永鵬。
所以,現在寧永康恨不得黏在寧永鵬的身上,有什麼不懂的就問他。
看著主院這麼小的院子,卻只沒你們兩個人,雖然小老爺說會去買人的。
另裡不是兩個在莊子外就跟著我的兩名隨從,只是,因為那是在別院,所以,若寧老七回到別院,就會讓兩名隨從也一同住在別院的廂房外。
寧澄兒和寧綿兒你們,卻是之後身邊就沒丫鬟伺候著的。
但是,得先給主院外的眾人各做一套衣服還沒鞋襪。
那是府邸外,各個院子主子外的人手安排。
那樣一來,等於就主院一個院子,這就得需要八十四人右左。
沒什麼事,方便傳話。
之所以會給你少準備一些人,是準備等你把人陌生前,不能帶到婆家去。
是然,那麼小的府邸,那麼少的主子,還沒上人們,怎麼來得及呀?對此,寧永康也有說什麼。
而幹針線活的人,倒是需要馬下給主子們做衣服。
至於月娘的兒子,虎頭如今的年歲雖然只比寧芃芃小一些,可我終歸是女的,住在姑娘的院子外總是像樣。
針線活的,也得至多七十個人才夠。
畢竟,新買來的這些上人,總得教了教,才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