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心中,對做生意的商戶有偏見,始終覺得商人重利。
想要改變一個成年人的已經固執己見的想法,實在是難如上青天。
寧芃芃不知道,師爺對寧家的偏見,當然,就算知道了,也無所謂。
十五過後,一眨眼,便又到了龍抬頭的日子。
而譚嬸,派了人給寧芃芃送了請柬,說劉珍說好了婆家,準備要訂親了。
得知這個訊息,寧芃芃先是一愣,不是說好了,要慢慢尋摸麼?
怎麼才過了一個年,就把人給尋摸好了?
這一次,譚嬸給劉珍找的人家,就是南越府城裡頭的。
是個秀才,姓許,叫許季中,十九歲,是家中獨子,跟著寡母過日子。
今年開春後,要去科舉,若是得中,那便是舉人老爺了。
而且,家中還算是薄有資產,名下有三十畝的良田。
母子倆因為不能下地種田,所以全都佃了出去給人種,每年拿租子。
因為許季中的秀才功名,所以名下的田是免了稅的。
所以,他家的租子,也比別人家多兩成。
家中就他們母子二人,飯肯定是能吃飽的。
只是,因為許季中讀書的緣故,家中紙硯筆墨花費就大。
還有考舉人,就得多買書瞧。
那書店裡賣的書籍,貴的要死,一本差不多就要好幾兩,甚至好幾十兩的都有。
這樣一來,家中的日子就過的有些緊巴巴。
飯雖然能吃飽,可想吃好,卻是挺難的。
因此,許季中的婚事也就這麼耽擱下來了。
這一回,也是那媒人被劉家給尋摸的頭疼了,才想起了許季中的親事來。
果然,兩廂一說,果然雙方都心動了,也算是各有圖謀。
一個圖許家如今已經有了秀才名頭,若是能再進一步,那便是舉人老爺。
一個圖劉家在縣主的產業裡當差,縣主和崔撫臺又是姻親,這可是實打實算是人脈的路子。
並且媒人說了,劉家願意給女兒出一大筆嫁妝。
就連縣主殿下,也會給劉家的女兒添妝。
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