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家新辦的女子學院,用的是寧芃芃新買的一座莊子。
這座莊子裡所有的田地,寧芃芃都準備用來負責女子學院裡所需要的開支。
當然,主要負責人還是晴娘。
而晴娘下面,負責幫她處理事務的,除了寧花兒和寧果兒之外,寧紅兒和寧盼兒也在幫忙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原本,晴娘是想讓寧花兒她們在鋪子裡學習如何做生意和算賬本的。
可是,架不住這女子學院開辦起來,老師傅容易找,教識字的女先生卻難尋。
畢竟,大多女先生,就算被邀請去做先生,也是在富貴人家的後宅裡。
而且,教導的大多是大家閨秀。
開的束脩高不說,名聲還好聽,也不用跟一些外男,頻繁接觸。
而在女子學院,就算再避免,也難免會要跟外男接觸。
最重要一點,教會這些窮苦人家的女孩子,對於她們的聲譽並沒有什麼好的影響。
畢竟,富貴人家的女孩子,到時嫁的人家,肯定也是門當戶對的人家。
這對她們的名聲來講,只會有好處,沒有壞處。
所以,對於寧家新開的女子學院,向她們投的橄欖枝,別說南越府,就連明州府那邊,寧家也遞了不少的帖子。
只是,除了一名女先生因為寧家開的束脩高願意屈尊來當老師,其他人,全都婉拒了。
這樣一來,女子學院裡,總不可能就靠一名老師教人識字吧?
也正是因為如此,寧花兒她們四姐妹得知這個訊息後,便來女子學院幫忙了。
正好解了女子學院缺少女先生的這個缺口,畢竟現在女子學院裡願意來學習的女孩子還少。
女子學院裡,如今大多數的學生,都是寧家莊子裡一些佃戶或者下人的女孩子們。
下人的女兒,身契在主家手裡呢!
自然是主家怎麼說,他們便怎麼做。
而佃戶家的女兒願意送到女子學院裡來學習,主要是因為寧家答應,只要他們願意把女兒送來學習,便可以減少一成的租子。
這對所有佃戶來講,簡直是意外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