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一個亡妻的兒子,薛家家主又不是天天待在後院裡,時間一長,沒人在他耳邊提起,他哪裡還記得起來?
畢竟,後娶的妻子,還有後院那一幫小妾,給他生的孩子,又不是沒有。
再加上同床共枕的繼妻的耳邊風一吹,薛家家主對這個長子,更加的沒怎麼關注了。
薛大人可以說,完全是靠著自己在薛家苟著,慢慢的長大成人的。
因為有姨母這個繼母的存在,他根本走不了文官的路子。
畢竟,每次他提出要找先生教他,總會出一些么蛾子。
一次二次,傳到薛家家主的耳朵裡,就是覺得這個大兒子身有反骨,那些先生根本教不了。
薛大人只能咬牙,扭頭去學了武。
一開始,薛家家主對大兒子學武之事,很是反感。
畢竟,薛家在京城也算是書香門第。
學武那般粗鄙之事,那是武夫才做的。
可是,等到薛大人武舉中舉後,薛家家主對薛大人的態度才稍稍的改變。
畢竟,薛大人憑自己的本事得了官職,這對薛家來說,並沒有什麼壞處。
薛家家主對這個兒子的態度有改變,也引得薛大人那位姨母的妒恨。
想盡辦法的,想讓薛大人離開京城。
正好薛大人也不想待在京城,受繼母的轄制。
所以,藉著繼母的手,娶了頂頭上司的女兒,然後藉此機會,正好收攏自己母親去世後留下的嫁妝。
然後,轉頭就向先帝表忠心,願意去苦寒的塞北城來守邊城。
在塞北城的這十幾年裡,薛大人可以說是不功不過。
不過,也慢慢地爬到了從四品的中郎將的位置上。
當然,這也有自家老丈人在京城那邊,給他使力的結果。
這也是為什麼,在塞北的十幾年裡,自己的後院,就只有兩兒一女,他也沒有多說什麼的原因。
畢竟,他還得靠自家老丈人提拔呢!
只是,這事,他自己心裡清楚就行。
自家妻子只要不踩到他的底線,他都會對她所做的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而薛大人能這般快速的知道,那定遠將軍寧有壽的大侄女被冊封為貴妃,還替陛下生下了龍子的訊息,自然也是因為有他那位老丈人飛鴿傳信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