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氏剛才說的話,寧芃芃也沒覺得意外,點了點頭,表示知道了。
不過,到了莊子後,寧芃芃沒去休息,反而是找了莊頭來,詳細的詢問了莊子裡關於棉花種植的事項。
然後,又隨著那莊頭,去了種植棉花的田埂邊,近距離的檢視了棉花的生長情況。
聽完莊頭所說的話,再親眼看了田裡頭長著的棉花,寧芃芃心裡已經有了數。
看樣子,南越府那邊種植的棉花質量產量都比不上塞北這邊,並不是種植手法的緣故。
十有八九,跟地域有關。
塞北這邊雖然在冬季的時候冷死,可夏季的時候,卻也熱的要命。
陽光照射比起其他地方更充足,這應該就是這邊棉花質量和產量更好更多的原因之一。
要真是這個緣故,那南越府那邊的莊子,種植棉花就可以放一放,還不如種一些更適合在南越府那邊生長的作物。
倒是塞北這邊,可以再多買一些田地,用來大批次的種植棉花。
畢竟,塞北這邊,別的不多,就是土地多。
當然,土地多的最大原因,是因為這邊人少的緣故。
而人少的緣故,自然跟地處邊關,跟塞外那些異族部落時不時的來打草谷有關係。
當地大多數的青壯年,都入伍當了兵。
剩下的老弱病殘,不是被那些異族部落的殺死,就是被搶走。
還有一些,就是受不了這邊今天不知道能不能活到明天,寧可做個飄零之人,也不願意留在故土的流民了。
寧芃芃自然是知道,若是讓那些良民到塞北這邊來,肯定是不可能的事。
但是,在古代,最不缺的,便是奴僕了。
那些日子過不下去,自賣自身的,又或者一些被抄家之後,官家轉賣的奴僕。
而這些被轉賣的奴僕,自然是主子讓去哪,就去哪,哪裡還有他們挑選的份?
回到莊子裡,剛剛坐下,寧芃芃正和汪氏商量著,看看能不能到別的城鎮裡,去多買一下奴僕。
還有在塞北這邊,再多買一些田地,種植糧食和棉花,就聽到下人來報,說是莊子外薛夫人求見。
聽到下人來報薛夫人三個字時,寧芃芃和汪氏同時愣了愣,下意識的反應,是寧老三那頂頭上司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