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根油梁是祖先從東邊的密林里拉回來的,兩根接在一起,前面是小頭,大概三尺多粗。後面是大頭 ,有七八尺粗細,非常重。”
“表叔,我看這確實挺麻煩的,完成整個工序得多長時間啊?”
“至少兩天。每一道都得時間,最後還要榨乾,儘可能的多出油。可畢竟都是人工,再咋壓榨,出油率也上不去,最多也就百分之三十左右。不像人家榨油機,根本沒這麼麻煩,出油非常快,出油率也高,差不多能到百分之三十七八。”
“榨油機我看過,確實快。但是榨出來的油餅是薄薄的片狀,基本沒啥用途了。不像咱這大榨,油坨可以喂牲口,更是最好的肥料,同樣能產生很大的價值。”
“這倒是的。榨油機是要收錢的,咱們的大榨不收錢,把胡麻放下,油拿走就是了,就掙個油坨。”
“表叔,不管榨油機怎樣,都不能把大榨丟了。這是老祖先給咱留下的遺產,決不能用錢來衡量,可以說是無價之寶。到一定時候,咱這古老的油坊就會成為香餑餑,四面八方的人們都會趕來參觀。”
“這有啥參觀的?”
“表叔,一時半會也給您說不清楚。就像我這樣的,打小在這裡長大,都對大榨不很熟悉。您想想那些城裡人,還有南方人,他們根本不知道是咋回事。不說別的,一看這麼深的窯洞,這麼長的油梁,還有這麼大的石磨,這麼大的鍋等等,都會感到無比的新奇,都會過來參觀。”
“還別說,他們還真不知道是咋回事。”
“您想想,他們參觀了,是不是就得買您的油?這麼香的東西,誰能經得住誘惑?大老遠的過來,不能光買點油吧?是不是得吃飯?要是晚上回不去了,是不是還得住宿?要是咱再搞點其他的,比如窗花、繡花鞋墊等等,他們一高興,是不是都得買點?”
“哎呀浩子,你這麼一說,我咋覺得心裡癢酥酥的?”
“就得讓您老人家心動。對了,咱村現在有多少油坊?”
“以前每個隊都有,後來只剩下幾個了。最近你不是讓都搞起來嗎?我就挨個隊跑,把所有隊上的油坊都恢復起來。有幾個隊東西都不全了,正好周圍幾個村子好多東西還在,就全部買了過來。還買了幾套完整的裝置,在幾個隊上新開了幾個油坊。現在總共有十四家油坊,這幾天都在全力榨油。”
“平均一家一天按榨五百斤胡麻算,能出油一百五十斤,十四家就是七千斤胡麻,能出油兩千斤左右。一個月二十萬斤胡麻,榨油六萬斤左右。扣除各種因素,至少能產五萬斤。咱們村種了多少胡麻?能打多少斤?”龍浩問。
“咱村現在以秋糧為主,冬麥和春麥沒人種了,夏季主要就是胡麻。估計種了有七八千畝胡麻,今年年景還算不錯,一畝能打個七八十斤,這就是……“許有掰著指頭算著。
“五六十萬斤。”龍浩脫口而出。
“差不多,最多也就這麼多。前段時間賣掉了一些,大部分是你賣的,也有一部分是自個賣的,至少三分之一都處理了。加上自家吃的,再留足明年的籽種,最多能剩一半。”
“那就是還有三十萬斤胡麻,能出九萬來斤清油?”
“大數應該就是這樣,這還不包括前兩年積壓的存貨。”
“還有存貨?”
“有啊,咋能沒有?這東西一下也賣不出去,價格太低又捨不得,不到緊要三關都不會便宜處理。所以,差不多的家裡都有存貨,只不過有多有少。好一點的家裡除了吃用,這兩年的胡麻全存了起來,等到娶媳婦時候再拿出來。”
“您這一說,我倒是想起來了,家裡這幾年也種了胡麻,可我從來都沒見過。”
“你這兩年爛包成那樣,誰敢隨便拿出來啊?哎,可別回去找徐老師麻煩。那麼好的娃娃,你小子祖上冒了煙,人家才下嫁過來,要是敢動一下,表叔第一個不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