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這是學校成立以來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住宿,馬虎不得。
龍浩也不敢大意,挨著又檢查了一遍。宿舍炕熱乎乎的,爐子雖然還沒架,但爐筒全都安好了,所有接縫包括拐角都用膠泥糊的嚴嚴實實,一點菸也出不來。
學生灶已經開灶了。幾名老師天天在學生灶上吃飯,以後也都會跟著學生一起吃。
就幾名老師,單獨做飯實在太麻煩,而且學生灶伙食也不差。如果誰想開小灶,辦公室都有爐子,把老師灶上的小鍋拿出來就是了。也可以在老師灶上做飯,比如攪團等等,大灶上確實不好做,只能在小灶上做。
灶房後面除了炭,還放著兩個大木櫃子,一個是米櫃,一個是面櫃,每個木櫃裡面都用木板隔開。米櫃裡面裝的是黃米和小米,黃米裝的滿滿的,小米裝的並不多。面櫃裡面裝的是蕎麵和白麵,蕎麵裝的滿滿的,白麵裝的也不多。
這些糧食都是孫志明提前買的。學生還沒有交糧,只能先買些讓學生吃。等糧食都交上來了,再拉去加工。
櫃子旁邊是油缸,滿滿的一缸清油。還有幾個大菜筐,裝著洋芋、大白菜、蔥、蒜、辣椒等等。
龍浩曾經想過大米,也跟孫志明和徐怡商量過,最後還是決定暫緩一步。
讓娃娃交大米不可能,那得去買。學校統一買大米,那就得交灶費,這對家長又是一筆不小的負擔。還是緩一緩,等條件好轉了再說。
其實城市戶供應的大米才兩毛多一斤,市場上的高價大米也只有三毛多。幾十個娃娃,一天吃一頓大米,也就二三十斤,十來塊錢的事。一月三百來塊,這學期還剩差不多三個月,一千塊錢到頭了。加上下學期五個月,也不過兩千多不到三千塊錢。
這點錢龍浩負擔得起,連孫志明也不在話下。
可是鄉上初中和小學都不吃大米,就連縣裡的高中也不吃大米,一個山溝溝的村小學,卻要頓頓吃大米,有點太那個了。還是先緩一緩,等這學期結束,下學期籌集一部分資金,把校舍條件再改善一下,到時候再給娃娃們吃大米,而且還要免費吃。
龍浩在學校幹了兩天,一直到週末。其實也沒啥乾的,就是徐怡特別小心,也特別細心,總是這樣那樣的不放心。只要有不放心的,他就得跑前跑後,很多時候孫志明也得跟著。
其他老師都有課,徐怡也不好意思讓幹太多,只能使喚龍浩。
第一次當這麼大的官,負這麼大的責任,她總是誠惶誠恐,生怕哪點做的不到位,更怕出啥岔子。
剛轉為民辦教師,又被正式任命為校長,這要有點啥事,校長當不當倒無所謂,民辦教師估計做不成了,那可是貨真價實的票子啊!
只有龍浩在身邊,她心裡才踏實了許多。這傢伙在,多大的事似乎都不叫事,揮手之間,好多繁雜的事情立馬變得簡單明瞭。
仔細想想,該準備都準備好了,還能有多大的事情?
這是她的性格所致。平時沒啥事情,倒也表現不出來。一旦遇到事情,尤其自己負責的事情,就有些焦慮,腦子裡總是出現這樣那樣的想法,生怕做不好事情。
龍浩覺察到了徐怡的情緒,也理解她的心情。一開始只要徐怡吩咐,他立馬開始幹,把不放心的事情再幹一遍,或是檢查一遍,直到萬無一失。
後來她還是坐立不安。好幾次都是剛坐下喝口水就站了起來,說什麼地方可能還有問題,要去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