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乾糧,其他人繼續造林,龍浩和許支書下了山。一切都順利了,也就沒他們啥事了,還是別在人家眼前晃悠,省得招人煩。
回到隊上,許支書帶著龍浩檢視圈棚。
沒辦法,這後生完全支援自己,不但出了那麼多好主意,還為學校拿了那麼多錢。村上其實也拿了,修路就是,以後肯定還會照顧的。所以,這後生要幹啥,自己就得到陪著。而且陪這樣的後生,心裡也高興。
許支書原本不想在家裡搞什麼圈棚。村上忙的,根本沒工夫看羊。將來不幹了,更不想看羊了,太麻煩,隨便種幾畝地,頤養天年。
可是幾個兒子不行,一定要再建一座棚。現在有補貼,先把圈棚建起來,他要是顧不上,幾個兒子看羊。還說一旦將來沒了補貼,又想看羊,那就吃虧了。
還別說,幾個兒子還是有些眼光的。只要有政策,趕緊抓住,錯過了可能就沒了。即便政策一直有,也要早一點享受。他們都有一個樸素的想法,國家提倡的肯定不會錯,照著做就是了。
龍浩把摩托車停在許支書家外面,直接走進旁邊的羊圈。
羊圈是在原來的基礎上改造的。三面打了新土牆,靠牆有餵羊的鐵曹,羊圈中間還有喝水的鐵曹。靠山根是幾孔大小不等的窯洞,至少能容納幾百只羊,冬天再也不擔心挨凍了。
在龍浩的記憶裡,前世的羊圈都是磚砌的,功能非常齊全。可是現在卻無法用磚砌,主要是周邊沒有磚,得去好幾十公里以外拉,運費比磚錢要高多了。再就是路雖然修通了,可畢竟還是土路,大規模拉磚勢必會把路壓壞。
其實土牆比磚牆要厚很多,冬天更暖和。拉磚要花錢,打牆只是出力,到時候把錢補給農戶,也是一樣的。
“不錯,非常不錯,這麼好的羊圈,看羊沒有一點問題。草都備足了嗎?”龍浩問。
“以前主要是兒子看羊,我顧不上。這個也是給兒子準備的,我可沒工夫。糧食秸稈都在,又把幾家不看羊的草買了下來。兒子說造林完了準備再買百十來只羊,那草還是不夠,得從川區拉幾車。”許支書抽著煙鍋。
“水呢?窖水夠嗎?”
“窖水人吃是夠了,羊喝就不夠了。原本想著再打幾口窖,一直顧不上。等把羊買回來,人都閒了,僱些人再打幾口窖,從苦水鎮拉水。”
“補貼的資金夠嗎?”
“紅標頭檔案沒有下來。按照翟鄉長說的,圍牆有補貼,家裡打了土牆,這筆錢就能餘下來。羊曹鄉上統一製作,費用也由鄉上報銷。主要是打窯洞,再就是買草和拉水,這都有補貼,但肯定包不住,不過也差不了多少。聽說基礎母羊也有補貼,具體補多少還沒有出來。不過,也不能全靠國家補貼,畢竟自己看羊,掙的錢都是自己的,自己肯定得出一部分。按我的意思,自己出大頭才是應該的。”
“五年以後,可能會減少補貼,但五年之內應該不會。國家要生態,還要讓老百姓富裕,只能用政策保障。我估計紅標頭檔案應該快了,這個不用擔心。”
“只要有紅標頭檔案,那咱心裡就有底了,可以放開手腳大幹了。”
“是的,只要有檔案,就給咱吃了定心丸。哎,隊上圈棚都建起來了嗎?”
“基本差不多了,沒建好的也剩點尾巴了。你們隊也差不多了,你貴叔說大部分都是新建的,比我改造的要好。”
“太好了!讓那些不願意圈養的人都看著,這麼好的政策,可惜他們享受不到。咱們得嚴加看管,決不能讓這些人走進造林地半步,還要想各種辦法,讓這些人不敢隨便把羊放出來,最好逼迫這些人把羊都處理了,誰也別再看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