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重歸黃金年代> 第二百八十八章 現實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八十八章 現實 (2 / 2)

不得不承認羅陽的想法不錯,燕京歌舞團主要是民族歌舞方面的表演,在這點上羅琳有著很大不足。但在通俗歌曲中大家卻是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的,而且羅琳在民族唱法上的缺陷反而更適合流行,羅陽想借用音像製品的方式為羅琳開啟一條新的道理或許會得到成功。

“說吧,想要我幫什麼忙?”想到這,宋援朝爽快地問道。

“公司的事我已經琢磨好了,我認識一個朋友他長輩就在文化部,透過他的關係能搞到渠道,製作和發行應該沒問題。”羅陽對這件事已經考慮了好幾天了,當即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目前民營的音像公司或者唱片公司是不可能成立的,但是卻可以成立一個類似工作室的個體。然後以這個個體的名義在正規的音像公司內掛職,然後透過音像公司來進行下一步的操作。

渠道是現成的,燕京音像公司屬於文化部下屬三級公司,作為大院子弟的羅陽雖然不認識燕京音像公司那邊的人,可直接找文化部的關係卻不成問題,這個面子憑著羅家的地位怎麼都得給。

等掛上關係後,接下來就可以操作了。費用不成問題,羅陽手上有錢,搞音像公司他這些錢遠遠不夠,可自己掏錢給羅琳出個錄音帶不是什麼難事,哪怕就不賺他也心甘情願。

可有這些渠道和關係並不算完,關鍵還在於最終的錄音帶。既然是錄音帶,就必須有歌曲,羅陽的打算是讓羅琳先唱一些現在市面上的歌曲作為過度,市面上如今流行的歌曲都是從香江或者臺海那邊過來的,從裡面挑些合適羅琳的不算太難,而且這也是最方便的一種做法。

對於這點宋援朝表示認可,實際上內地歌手在八十年代初期甚至後期到九十年代初期這樣的情況比比皆是,比如那位後世號稱葉赫那拉後人的歌壇大姐,在出道初期的很長一段時間都是翻唱港臺歌星的曲目,然後魚目混珠弄個類似的錄音帶封面進行銷售。

畢竟在目前智慧財產權的概念還沒有,只要人能紅這樣的手段為什麼不能用呢?反正香江和臺海那麼根本管不著內地,許多後世赫赫內地歌壇大哥大姐基本都是這樣出道的。

羅陽說了自己的打算,說完後看了眼宋援朝遲疑了下,有些不好意思道:“對了援朝,你上次唱的那首歌我姐能不能用?如果可以的話我想讓我姐來唱,你看行不行?”

宋援朝一愣才反應過來羅陽說的是那首歌,就是當初自己在學校新年晚會上唱過的那首《當你老了》,這首歌在京師大學的名氣不小,後來學生會那邊也拿去重新翻唱了一回,不過出了京師大學後,外面並沒有太過流傳,知道的人並不算多。

現在還不是後世媒體發達的時代,資訊的傳遞方式不多,如果沒有專業渠道的發行,一首雖然算得上是好歌,卻沒有這樣渠道的推廣很難讓人知道。

“行,為什麼不行?當然沒問題!”宋援朝很是爽快地一口答應,這又不是什麼大事,何況他本就是文抄公,這歌從本質上來說也不是他的。

“太好了,老宋,交情歸交情,買賣歸買賣,這首歌多少錢你說個數,我給你!”羅陽咧嘴笑著很是高興,同時認真對宋援朝道。

“錢不錢的說啥?”

“別啊!不給錢我哪裡有臉用?再說你也知道我現在不缺錢,這錢必須給!”不等宋援朝說完,羅陽直截了當地說道。

宋援朝想了想點點頭:“好吧,給我100,這首歌你拿走。”

“100?我說兄弟你沒搞錯吧?這麼便宜?”羅陽意外地瞪大了眼。

“呵呵,正常官價,你不信找文化部認識的人去問問。”宋援朝樂呵呵地說道,羅陽將信將疑看了宋援朝一眼,說了聲自己會去問的,如果價格太便宜他可不接受,在他看來宋援朝給他的這個價格基本就是白給。

可實際上宋援朝可真沒瞎說,目前內地市場歌曲的價格就是這樣便宜,甚至100元一首歌已經是天價了。

1984年,一首《十五的月亮》風靡全國,可這首歌賣出去的價格是多少恐怕後世很少有人知道。

這首歌實際只賣了區區十六元,所以後世的文藝界裡有一句笑話,叫十五的月亮十六元,說的就是這個典故,所以從這點來說宋援朝問羅陽要100元已經算得上頂天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