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這另一幢很少為人所知的馬勒別墅外,南北長947米的祁齊路還是滬海老年大學、音樂學院、生命科學院等著名單位的所在,當年許多名人曾經在滬海的故居也在那邊,而宋援朝購下的那套老洋房就臨近老年大學,曾是法租界董事局副總董的私宅,和大名鼎鼎的白公館僅一牆之隔。
詫異的目光一閃而過,雖然對宋援朝居然有能力拿下這套房子感覺意外,可潘教授卻沒在這方面過多詢問。
正如宋援朝和羅陽說的那樣,滬海人的社交習慣更類似於西方,這是滬海的歷史造成的,尤其像潘教授這樣的高階知識分子更能體現這種特點,對於個人隱私很少會直接打聽。
知道了情況,潘教授心裡也就有底了。滬海的許多老建築當年的圖紙還都保留著,以潘教授的身份地位和人脈要從管轄地房管局把圖紙調出來不難。
所以潘教授主要是詢問了宋援朝打算怎麼修繕這套房子,並且問了些內部軟裝的問題。對此宋援朝早就考慮過了,和燕京的四合院不同,滬海的這些老洋房都是西方建築,當年最早的主人也不是中國人,所以無論是建築和佈局都帶有鮮明的西方特色。
宋援朝提出具體工作一切都有潘教授為主導,他只希望按原來的要求進行整體修繕並新增適應現代生活所必要的設施和佈局。此外,對於裝飾包括傢俱和軟裝,宋援朝希望按原本的歷史風格恢復,用一句話來形容,那就是等修繕和裝飾完畢,宋援朝希望看見它最初的面貌,無論是內外都是如此。
對於這點得到了潘教授的認可,同樣也讓潘教授對這個專案大感興趣。不過他告訴宋援朝,如果要做到這點需要的費用可不低,對此早就有準備的宋援朝明確告訴潘教授費用不是問題,同時還拿出了和姚教授修繕四合院的同樣條件,邀請潘教授幫忙。
既然宋援朝這邊沒問題,那麼潘教授這裡就更沒問題了,當即潘教授爽快地答應了下來,兩人約好先找時間一起看看房子,然後再出方案,等方案出來後宋援朝這邊認可後就開始動工。
談完事,留下禮物的宋援朝起身告辭,心情頗佳的潘教授親自送宋援朝下樓,並握手道別。
開著車離開了同濟大學,宋援朝徑直就去了騰飛廠,等到了騰飛廠的時候恰好是午飯時間。
到了廠裡,恰好先遇見小七,看見宋援朝來小七很是熱情,和小七在樓下聊了幾句,宋援朝順便把車鑰匙給他,託他幫忙找人把車子清洗一下。
因為昨天的車禍和救人,車裡的內飾已經髒了,再加上跑了一趟姑蘇,車身也到處都是灰塵。現在可不比以後,要洗車只能靠自己,但在弄堂那邊可沒這個條件,也只能在廠子里弄了。
“援朝哥你就放心吧,車子交給我,等你下來保證讓它乾乾淨淨的和新的一樣。”小七笑呵呵地接過車鑰匙說道。
“那行,我先上去了。”宋援朝拍拍他肩膀點頭。
“對了援朝哥,你還沒吃午飯吧?要不我給你去食堂打點送上去?”
“不麻煩吧?”
“這有什麼麻煩的,你先去,我等會就給送上來,今天食堂正好燒大排,我們廠的蔥烤大排味道很不錯的,你還沒嘗過吧,等會給你打一塊。”
fo
“好啊!那我就等著了。”宋援朝笑著說道。
小七樂呵呵地先去食堂幫宋援朝打飯了,宋援朝徑直上了樓去了李大琪的辦公室。
敲開辦公室的門,李大琪也正在吃飯呢,辦公桌上擺著飯盒正吃了一半。
“大琪!”
“援朝你來了?飯吃了沒?沒吃我給你去打點。”見宋援朝到了,李大琪連忙抬手擦了下嘴站起。
“樓下碰著小七了,他幫我打飯去了,你先吃吧,我的飯等會就來了。”宋援朝笑呵呵地說道,直接在李大琪對面的椅子坐下。
“那行,我先吃,你坐會兒先。”李大琪點點頭,繼續坐下吃。
不一會兒小七就端著兩個飯盒送了上來,接過飯盒開啟,一個飯盒裡是米飯,另一個飯盒裡裝著菜,食堂的飯菜不錯很是豐盛,而且蔥烤大排做的也很好,一看色澤就食指大動,宋援朝和不客氣,和小七道了聲謝拿起筷子就吃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