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辦公室,周校長在校園裡漫步,他最後一次以校長的身份巡視著這所學校的角角落落。
老師辦公室、教室、休息室、醫務室、乒乓房、走廊、花園、操場,還有位於校內操場一角的那棵巨大的梧桐樹。
伸手撫摸著這棵梧桐,周校長情不自禁想起當年他剛來學校時這棵樹的模樣,一轉眼三十多年過去了,這棵本就粗大的梧桐樹更長粗了不少,自百年前它就存在在此,靜靜地注視地百年的變化,望著這所學校的建立和歲月流逝。
而在這段漫長的歲月裡,周校長僅僅只是一個過客,一個和他的前輩們一樣的匆匆過客,而在他離開後,會有後續者像他一樣在這裡堅守,教書育人,桃李芬芳。
拍了拍粗大的樹幹,周校長輕聲說道:“老夥計,再見了,等以後有時間再來看你……。”
微風吹過,樹葉發出沙沙的聲響,似乎在同周校長告別一般。
抬頭望著茂密的樹冠,陽光在樹葉樹枝的間隙中撒下,周校長愣愣看著,過了許久露出欣慰的笑容。
當他來到門衛室的時候,驚喜的發現全校的教職員工都在校門口等著自己,他們站在那邊,靜靜地望著自己,雖然大家都沒說話,可卻以實際的行動代表了他們對這位老校長的尊敬和愛戴。
“行了,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我這是退休不是永別,以後還會經常回來看望大家的,天不早了,孩子都在家裡等著呢,不買菜做飯了?大家散了吧。”心中無比感動,但周校長表面上卻依舊和往常一樣,甚至略有嚴肅地和大家說了這麼一句,隨後抬手擺了擺,穿過人群朝著大門而去。
當他一腳邁出大門的時候,身後傳來一聲“校長,您走好,記得常來看看大家啊!”
周校長的腳步不由得一停,他想回頭看一眼,可理智卻讓他沒有做這樣的動作,他抬了抬左手朝後揮了下,繼續邁步朝著回家方向走,可當他邁出這一步的時候,老淚抑制不住地落了下來。
宋援朝去拜訪周校長的時候,周校長已經退休在家一週了,退下來的他在家打打拳弄弄花草,或和普通的老頭一樣早上跨著菜籃子去菜場買菜,還會在家裡的書房裡寫點東西。
當宋援朝來的時候,是師母開的門,師母告訴他老周在書房裡寫東西呢,宋援朝很是詫異的問了一句周校長在寫什麼,師母笑著說也不知道這老傢伙在寫什麼,也許是回憶錄也不一定,一個普通的校長還真當自己是老幹部退休折騰起這個了。
把帶來的禮物放下,師母讓宋援朝先坐,然後去書房叫周校長。
周校長住的地方是一處以前的工人新村房,這種房在北方也叫“筒子樓”,不過相比北方的筒子樓,周校長住的房子卻稍有些不同。
這是一幢三層樓的房子,周校長家在三樓,樓梯上去左邊走廊進去有三戶人家,走廊的右邊同樣也有三戶,一層樓一共有六戶。
廚房是在外面的,也就是靠近走廊的左側是公用廚房,走廊的右邊是房門,這種房子沒有衛生間,要上廁所只能去附近的公共廁所,又或者在家裡用老式的木馬桶。
周校長的家在走廊過去的第一間,房裡沒有客廳,進去就是一個十四平米的大房間,這裡就是周校長夫妻的臥室。而在大房間的最南邊有個小門,這個小門裡原本是六個平米的儲藏室,後來被周校長改成了書房,宋援朝來的時候周校長就在裡面待著呢。
“老周!老周!援朝來了!”
話音剛落,裡面的門開了,周校長的身影出現在宋援朝的面前。
“周伯伯,我來看您來了。”宋援朝畢恭畢敬地向周校長行禮,見著是宋援朝來了,周校長尤其高興,笑呵呵地上前一把拉住宋援朝的手就問他什麼時候回來了。
“前天回來了,沒第一時間過來看您……。”
“說什麼呢,剛回來當然是先安頓家裡,能來我就很高興了,來來來,坐坐坐,老婆子,樓下水井裡還冰著西瓜呢,快去拿來,這麼熱的天也別喝茶了,吃西瓜。”
“我去吧。”宋援朝一聽連忙站起,周校長笑著說讓師母去就行了,可宋援朝哪裡肯?當即搶先就出了門,跑到樓下搬開封著水井的蓋子,一看之下頓時愣住了,因為井裡吊著好幾個西瓜呢。
虧得師母后面跟了過來,要不然宋援朝也不知道應該拿那個。把井裡的西瓜弄出來,抱著回到樓上,拿布擦拭乾淨後再用刀切開。
西瓜很甜,在井裡冰鎮著也很涼,吃上一口渾身的暑氣都消除了,邊吃著西瓜邊聊著天,屋裡時不時傳來宋援朝和周校長的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