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完後,讓屋裡的人開啟電視,人在屋頂除錯室外天線,不一會兒的功夫屋裡就傳來了驚喜的喊聲,電視機影象清晰了。
陳玉琴對所有東西都滿意,看著東西從車上卸下來再拆箱再一一安裝,整個人都是笑得合不攏嘴,尤其是當看見大彩電裡出現了清晰的圖案和聲音後,陳玉琴就更高興了。
至於冰箱,她更是摸著愛不釋手,還追問冰箱是不是可以製冰?當問清楚怎麼製冰的時候陳玉琴迫不及待地就拿著冰箱裡贈送的冰盒子去洗乾淨,然後灌上涼水放進冷凍室裡,高高興興地把手搭在冰箱上,感受著冰箱製冷時的微微震動和期盼冰塊的早點製成。
羅琳恰恰相反,對於電視機和電冰箱雖然也很喜歡,可她最喜歡的卻是那架雅馬哈的電子琴和**L的音響。
電子琴擺在房裡,這個位置是她昨天特意騰出來的。
插上電源,羅琳看了下說明書,按著說明書裡的方式啟動了電子琴,然後試探地彈了幾下。畢竟是專業的,花了一點時間就搞明白了電子琴的用法,羅琳直接給眾人彈了一首歡快的曲子,當曲子在悠揚的琴聲中結束後,所有人情不自禁都為之鼓掌。
至於那套音響就更不用說,雖然不是專業大音響,可作為家用音響這套音響算得上極好,再加上**L的品牌,音質甩開目前國內音響幾條馬路。
現在的音響功放和控制器還沒有被後世的積體電路產品所取代,依舊是用的電子管裝置。
可從發燒友的角度來看,電子管音響裝置才是真正的音響裝置,相比更方便的積體電路裝置,電子管音響雖然有著笨重和保養不便的問題,但音質卻有著積體電路裝置沒有的那種溫暖、清亮,換句話來說,電子管音響裝置的聲音更接近於原始的聲音,而積體電路和數碼音響雖然音準沒有問題,卻少了自然的感覺。
按理說,電子管音響裝置需要“煲機”,也就是俗稱的“熱機”。這種方式是許多發燒友摸索出來的,宋援朝前世的時候聽人說過一二。
經過一段時間“煲機”後,電子管音響裝置就能達到最完美的程度,音質也會越來越好,在普通人聽來雖然差別不大,可在發燒友和專業人士的耳朵裡卻完全不同,甚至唱片裡微弱的一根針落到地上的聲音也能在這些人的耳朵裡聽得一清二楚。
音響擺在林宇航他們屋子的西邊廂房裡,這裡已經騰空了,整個房間只擺了兩張沙發而已,除此之外還特意鋪上了地毯,用來吸音,以後這間屋還會重新做一下裝飾,換掉一些牆面的材料包括門窗材料,這樣一來就成了一間專業的音響室了。
把音響放到位,接好線開啟電源,隨著電源的開啟,從機器外殼的間隙能清晰看見裡面的電子管如同小燈泡似的漸漸亮起來。
宋援朝和羅琳大致說了下這套音響的日常保養,建議她平時不要斷電,因為電子管音響斷電不僅會導致原本煲機狀態的中斷,同時也會使得電子管壽命的降低。
為了避免目前家用電力不受控制的中斷和電壓不穩,宋援朝還特意準備了一套不間斷電源。
不間斷電源這玩意早在六十年代就出現了,近二十年的發展,已經從第一代可控矽型發展到了第二代電晶體形,就連第三代的場效應電晶體也已經開始出現,只是暫時還沒完全取代第二代而已。
宋援朝準備的這套不間斷電源是第二代的電晶體形,雖然體積稍大些,電源中斷後執行噪音比較尖銳,可作為臨時使用功能還是不錯的,而且隨著第三代的出現,第二代的價格直線下跌,從使用成本來說也是最實惠的一款。
開機半小時後,宋援朝開啟一個隨貨一起發來的大紙箱,當這個紙箱開啟後,一旁好奇的羅琳一看瞬間驚呼了一聲,神色中滿是驚喜。
她沒想到這個紙箱裡裝著的滿滿都是黑膠唱片,而且這些唱片都是香江那邊的進口唱片,有古典音樂,也有流行歌曲,後者中有著香江當地的,也有東瀛的,更有大洋彼岸美國的爵士樂和搖滾。
之前羅琳就在琢磨著這麼好的音響裝置總不能用薄膜唱片來播放吧?雖然她家裡有不少薄膜唱片,這種唱片雖然有製造便利和價格低廉的優勢,但音質效果遠不如黑膠唱片。
而且,羅琳的那些唱片都是很普通的一些曲子,其中紅歌紅曲佔了大部分,專業的音樂唱片根本就沒兩張。
可現在一切都沒問題了,宋援朝帶來的滿滿一箱子黑膠唱片粗看足有四五十張,這些正品唱片做工精緻,音質更不用說了,羅琳當即就挑了一張舒伯特的黑膠唱片,開啟後看了好一會兒,這才虔誠地用雙手把唱片小心翼翼地進了唱片機裡。
當她抬起機針,輕輕地放下後,隨著唱片開始緩緩轉動,很快屋裡的音響響起了《美麗的磨坊姑娘》的曲調,當悠揚的音樂聲傳來,羅琳一時間愣住了,她靜靜地站在那邊一動不動,神色彷彿隨著音樂在天空中飄蕩,心靈沉浸在如此令人難以忘懷的曲調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