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之前,林宇航和黃寶貴只是點頭之交,他們之間從來沒有什麼交流,但今天見面後黃寶貴的一番話讓林宇航對對方頓時刮目相看,同時心裡湧起一股名不虛傳的念頭。
黃寶貴的確不簡單,想想也是,一個能在三廠廠長職位上幹了這麼多年,帶著三廠成為第二梯隊領軍者的廠長怎麼可能是一個莽夫呢?
黃寶貴有手段、有威望、有能力,而且他的眼光也不差。
對於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的變化黃寶貴看的很清楚,同時也預判到了改革開放深入後的一些變化。
三廠之所以陷入目前困境,黃寶貴固然有無法推卸的責任,可這件事真要說起來也可以說是“非戰之罪”。
僅僅從八廠退出暖杯產品,三廠第一個填補了這個市場,並且用最短時間獲得了最多市場份額這點來說,黃寶貴這個三廠廠長就是非常稱職的。至於後面的事,那不是市場問題,是行政問題,這是黃寶貴個人無法控制的,何況如果不是變化來的太快,給黃寶貴一個月……不!半個多月的時間,已經開始準備著手調整生產的三廠也許也不會落到現在這個地步。
黃寶貴說的沒錯,建新廠(分廠)固然是八廠目前的一個選擇,可建新廠從開建到裝置到位再到投產,之前林宇航也計算過起碼要等到明年春節後了。
這還沒把黃寶貴提出的關於人的問題考慮進去,正如黃寶貴提出的那樣,一個廠子廠房裝置固然重要,可人更重要,如果沒有擁有技能的熟練職工,僅靠著從八廠抽調的骨幹人員和新工人的話,新廠要能達到最初預料的產能估計還需要近半年的時間。
商場就是戰場,時間就是生命!
前後一年的時間,市場會有什麼樣的變化誰都不清楚。
“您的意思是,如果三廠和八廠合併的話,這些問題就不是問題了?”林宇航試探地問道。
“沒錯!”黃寶貴點頭道:“三廠的規模產量你清楚,而且三廠擁有一大批熟練工人,他們的技能和素質在這個行業裡是非常優秀的,只要解決了資金、裝置、原料等問題,其他的你馬上就可以用。”
“如果速度快的話,年底前你們生產的人參蜂皇漿的產量就能翻上幾番,這意味著什麼,小林呀,我想你比我更清楚。”
“可是合併的事……。”
“我剛才說了,合併這個事可以擱置自然也可以重啟,只要你同意,我也同意,這個事就不是什麼問題!”黃寶貴一揮手直接說道,雖然他現在還是一個病人,但說這句話的時候卻顯露了他作為三廠一把手的氣勢。
林宇航笑了,如果黃寶貴真的同意的話這自然是最好不過的了,而且能把三廠拿下來對於八廠也是件好事,其中利弊黃寶貴已經講了,林宇航心裡也很清楚。
可是黃寶貴真的肯這麼幹麼?對此林宇航又表示懷疑。總不能黃寶貴之前沒想通,現在突然想通了吧?這樣的說話林宇航是絕對不信的。
果然不出所料,黃寶貴接著說道:“只要你答應我一個條件,合併的事我來負責,保證三廠那麼沒人會反對。”
“黃廠長,恐怕您這個條件不簡單吧?”林宇航問。
“簡單,簡單的很!”黃寶貴笑了起來,他目光盯著林宇航,一字一句道:“我的條件就是合併後主體以三廠為主,從實際來說是八廠合併的三廠,但是合併後的企業必須還是要掛上三廠的牌子,你只要答應我這個條件,其他一切都不是問題,怎麼樣小林?”
林宇航一愣,他怎麼都沒想到黃寶貴居然會提出這麼一個要求,而且這個要求是他從來沒考慮過的。
八廠合併三廠,也就是說八廠吞併了三廠,那麼未來三廠就不存在了,存在的只有八廠。
可黃寶貴要爭的就是個三廠的牌子,在他內心中哪怕自己不在了,可三廠卻依舊要繼續存在下去,黃寶貴不願意看見三廠被徹底摘牌從而掃入歷史塵埃的那一幕,哪怕就是留下一個名字也好。
看著一臉嚴肅同時又帶著期盼的黃寶貴,林宇航心裡不由得升起一絲感慨,同時還有一絲憐憫。
“英雄遲暮”,這個成語用在黃寶貴的身上真是貼切,也許這是他最後的堅持吧。
一時間林宇航不知道怎麼回答,因為這個要求是他從來沒有想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