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林燕的話,宋援朝心裡也是苦笑,同時又有些無奈。
畢竟現在還只是81年的年底,僱人尤其是僱人在自己家弄這些的情況可以說根本就沒有,這還是已經改革開放了的,如果放在幾年前別說提這樣的話了,想都沒法想,這樣的想法後果是極其嚴重的,是壓迫和剝削勞動階級,是封建社會的糟粕。
等到了85年以後就好了,隨著社會風氣的逐步開放,再加上民工這個群體的誕生,許多農民開始陸續進城找工作,從而誕生了一種叫“小保姆”的特殊職業,這樣的職業的產生從性質上來說就和以前的傭人差不多,只是換了個說法而已。
再往後,正規的家政公司相應出現,從而形成了一個新的產業。
等到那時候只需要宋援朝直接打個電話,就會有專業做這些的人按時前來幫忙打掃,根本不用自己動手就能讓家裡一塵不染。
可現在離著85年還早著呢,宋援朝總不能這幾年裡一直這樣等著吧?浪費時間不說,還每次累個半死,難得休息天卻沒辦法和林燕一起過美好的二人世界,反而把時間和精力全在這上面折騰了。
“燕子,你說把高大娘和柱子哥請來家裡怎麼樣?”宋援朝想了想試探地問。
林燕頓時一愣,她沒想到宋援朝突然提到了高大娘一家。
說起高大娘,她老人家和林燕的關係不簡單,高大娘年輕的時候就是在林家幫傭的,後來因為風氣改變和時局的變動高大娘才離開的林家,可就算這樣林家和高大娘一家的關係依舊如同親人那樣,尤其是林道遠夫妻落魄的那幾年,如果不是高大娘出手相護,林燕恐怕要吃更多的苦頭。
見林燕神色有些遲疑,宋援朝說道:“燕子,高大娘一家的情況你也清楚,大爺去的早,家裡就大娘和柱子哥一家四口,大娘沒什麼退休工資,至於柱子哥的工作也不怎麼樣,大多時間乾乾零工什麼的根本賺不到什麼錢。還有嫂子,我記得是在搪瓷廠上班吧?一個月下來也就三十出頭的工資,聽說現在她們廠子效益也不太好,家裡老人孩子都得開銷,日子過的緊巴巴的。”
“高大娘和柱子哥不是什麼外人,我知道你一直想幫他們,可直接給錢不合適,他們也不會要,倒不如讓大娘和柱子哥來這幫忙,一來自己人信得過,二來也可以用這個方式幫他們一把,你覺得呢?”
“這……。”一時間林燕有些遲疑了,她倒沒想到這些,可宋援朝的建議卻讓她有些動心。
倒不是因為自己和宋援朝沒太多時間打理什麼的,而是宋援朝這個建議確實可行。先不說高大娘原本就以前在自己家做事,如果不是當年的原因高大娘也不會離開林家。
而且正如宋援朝說的那樣,高大娘沒什麼退休工資,家裡老的小的開銷都靠王大柱夫妻兩個,可問題在於王大柱夫妻的工作也不怎麼樣。
雖然窮,可高大娘一家卻從不向林家伸手,反而當年林家倒黴的那些年把林燕直接接回自己家護了好幾年,更視為己出。從這點來說高大娘一家是林家的恩人也不為過,但一直以來無論是高大娘還是王大柱夫妻從來沒有提過這個事,更沒有拿這個事對林家提過半點要求。
在林燕的心裡,高大娘和自己的母親沒什麼區別,至於王大柱夫妻就和自己的哥哥嫂子沒什麼兩樣,還有可愛的王笑笑,每次看見這個活潑的小丫頭,林燕就會想象著如果自己也生個女兒的話和笑笑一樣可愛活潑那會是多好啊。
這兩年來,宋援朝和林燕經常會去探望高大娘一家,起初的時候會帶點錢什麼的,可每次帶錢高大娘都會拒絕,甚至還會很不開心地罵上他們幾句,說把她當成外人看,哪裡有自己家裡人走動老是塞錢的道理?
正因為如此,幾次後宋援朝和林燕就不給錢了,不過每次去絕不空手,有時候會提上幾斤肉,或者背上一袋米拿上一桶油什麼的,用這種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感情並給予一些幫助。
“你覺得大娘和柱子哥會答應麼?”林燕遲疑地問道。
“問問不就得了,再說我們這地方大,你和我兩個人住著也缺人氣,直接把她們接過來一起住不就行了?對了,我記得柱子哥有一手伺候花草的好手藝?每天蹬板車能賺幾個錢?實在不行讓盛華公司和他籤個僱傭合同,作為盛華公司在燕京的員工,工資獎金從盛華那邊走,平時幫我們打理一下院子,空閒的時候再幹點別的,總比現在打零工來得強吧?”
“這個聽起來倒是不錯……不過我得去問問,讓我先琢磨琢磨怎麼和大娘他們說行不?”林燕的確心動了,這個事是好事,如果高大娘一家能搬來和他們一起住這是最好不過的了,在林燕心裡高大娘一家就和自己的親人沒什麼兩樣,住在一起以後自己可以給大娘養老送終,同時也給柱子哥一家一點幫助,再怎麼樣林燕也絕對不會虧待他們,更何況住這裡總比住大雜院來得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