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技術員很快就從檔案室回來了,他手裡拿著一個牛皮檔案袋,裡面裝著的就是三廠的老檔案。
林宇航接過開啟一看,裡面正是一些三廠的老資料,其中還有著最早京都念慈庵舊廠和老鋪的檔案,其中有一張發黃的廣告紙,上面的圖案和林宇航從友誼商店買來的鐵盒上圖案一模一樣,正是那張孝親圖。
眾人相互傳閱,都不由得嘖嘖讚歎,這時候林宇航似乎想起了什麼,問朱技術員。
“老朱,既然三廠的前身就是這家老店,那麼三廠的枇杷膏是當年的老配方麼?”
“這個……算是,卻也不是……。”朱技術員回答道。
“這話怎麼說?”林宇航問。
朱技術員解釋道:“京都念慈庵的枇杷膏很有名,而且藥效極好,配方是葉天士提供的獨門配方,從它名字就能聽得出來,叫蜜煉川貝枇杷膏。”
“蜜煉川貝枇杷膏,其中主藥無非就是三種,蜂蜜、川貝和枇杷,另外還有其他的輔料。除了這些,字面上這個蜜煉還有兩層意思,一層是蜂蜜的蜜,另一層就是密制的密。”
“三味主藥中川貝和枇杷暫且不說,燕京所有中藥廠的枇杷膏基本都用了這兩種主藥,但是這蜜煉就不一樣了。首先它在枇杷膏的煉製過程中用的是蜂蜜,蜂蜜的價格大家都清楚,產量少價格高,現在八廠……不,我們公司生產的人參蜂皇漿其中一味主藥就是蜂皇漿,同時也會新增一部分的蜂蜜。”
眾人點頭,朱技術員的話大家都能理解,蜂蜜這種原料從來源、價格和使用手段上遠超於普通的糖類,雖然在中藥成品上新增蜂蜜必然會使得藥效好上許多,可對於提升的藥效比例來說,用在大批次的生產上從當初的企業經營而言是得不償失的。
解放後,整個國家百廢待興,由於中國當時醫藥水平的落後,國家急需要價格低廉並能夠治病的中成藥產品供廣大人民,而且這些產品不僅能讓普通老百姓都能買得起,同時也可以工業化大批次地進行生產。
假如那時候依舊使用老配方的話,那麼不僅生產成本會大幅度上升,同時也會導致產量的限制和成品的銷售價格無法下降。在權和利弊之下,考慮到當時的實際情況,對於枇杷膏的生產從原料上進行調整,從而用葡萄糖、麥芽糖或者其他果糖類取代原本的蜂蜜使用。
這樣做雖說藥效沒有之前的好,可治病卻是沒問題的,而且成本和銷售價格大幅度下降,也適用於工業化的大批次生產需求。
“那麼,當年的老配方還在麼?”林宇航急問。
朱技術員搖搖頭:“老配方是京都念慈庵祖傳的,當年之所以搬遷到香江就是不想配方流失,後來搬遷走後老鋪子這邊的生產就停了,一些老人也跟著陸陸續續一起去了香江,就算留下來的這麼多年過去早就離世了,所以這個配方並沒有留下來。”
“可惜了……。”林宇航心裡嘆了一聲,如果老配方還在的話多好啊。不過他也只是隨口一問,雖然他擔任中藥廠的廠長時間不長,可他也清楚一些老配方都是人家壓箱底的玩意,換在以前就是傳子不傳女的命根子,這樣的傳宗立業的配方怎麼可能輕而易舉的給外人知道?
正當林宇航有些惋惜的時候,朱技術員突然說道:“廠長,您是打算用現在的原料改做枇杷糖吧?”
“對!我是有這個想法。”林宇航點點頭,指著鐵盒子裝著的枇杷糖道:“枇杷膏的銷售面太過侷限,一般來說只能在醫院和藥房進行銷售,擺在商店裡賣的可能性很小,而且對這類產品相關部門也是有限制的。”
“你們來看!”林宇航把鐵盒子開啟,從裡面拿起一顆小小的包裝好的枇杷糖:“如果做成糖的話就不一樣了,這就不是藥品,而且這樣一來它不僅可以用普通產品的銷售方式進行銷售,同時也有一定的潤喉清肺藥效。”
“現在市面上的潤喉糖大家應該清楚,一般都是薄荷潤喉糖,這種糖吃起來藥味太大,再加上薄荷雖然能對咽喉有一種清涼的感覺,可實際上對嗓子並沒什麼好處,相比之下川貝枇杷糖的藥效更顯著。”
“此外,糖果這玩意無論大人還是孩子都喜歡,有些孩子不喜歡吃藥,可喜歡吃糖果。所以我琢磨著能不能複製這樣的產品,用我們現有的裝置和原料來製作這種糖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