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門鎖,推門而入,放眼望過去就一排排博物架和靠牆邊許多厚重的箱子。
宋援朝的收集大多都是字畫,其他比如金石雜項等並不多,就算有也都是從文物商店購來的。
宋援朝對於文物不是什麼專家,如果靠他去琉璃廠和潘家園那些地攤去找,打眼的可能性估計是99%。所以從一開始宋援朝就沒有這個僥倖,他情願多花點錢從文物商店購買圖個心安,也沒有靠自己眼光去淘寶貝的想法。
起初大部分東西都是從琉璃廠的那邊買的,包括蔣師傅給他推薦的一些精品。
說起蔣師傅,這位老人今年年初的時候徹底退了,原本他就是退聘回來的,幹了這麼多年下來隨著年齡的增長這身子已經有些吃不消了,再加上家裡的孩子們一直想他讓不要繼續幹了,安心在家種種花養養鳥,如果實在閒不住作為愛好做些別的事也可以,沒必要和退休前一樣繼續回老單位天天早上忙到晚上。
正式退下來之前,宋援朝特意去看了一趟蔣師傅。雖然蔣師傅和宋援朝的關係只是普通店員和顧客的那種,可這麼長時間接觸下來已經成了熟人了,再加上宋援朝對蔣師傅一直很尊重,雖然在蔣師傅看來宋援朝對於字畫和古玩鑑定沒什麼天賦,不過兩人一直相處的不錯,有時候蔣師傅空閒下來也會和宋援朝聊些琉璃廠的往事,說一些外人所不知道的故事。&n
蔣師傅離開後,宋援朝就很少去那家店了,而是去了蔣師傅推薦的另外一家店。
不過宋援朝前後也沒去幾次,因為他六月份就去了金陵,到了金陵後雖然有時候會去夫子廟那邊逛逛,但相比燕京那邊,金陵的夫子廟真正靠譜的精品不多,宋援朝這兩個多月來也沒入手幾樣。
雖然宋援朝去金陵後沒時間繼續在燕京這邊買東西,可他卻沒忘記這件事。離開的時候特意拜託了羅陽,讓羅陽有時間替他收集一些。
上個月羅陽突然給他電話,說是文物局那邊有一批東西要內部處理,問他有沒有。(本章未完!
第四百四十四章 家裡
意向。
一聽這個訊息宋援朝全身都來了精神,二話不說讓羅陽替他能拿多少就拿多少,錢不是問題,只要東西好。
其實宋援朝並不知道,就在明年前,也就是明年1983年的時候,一位叫許化遲的收藏家舉債以20萬元從國家歷史博物館買下了9000幅字畫作品,其中不乏有各位近代大家的精品。
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文化部門經費緊缺,為了解決經費問題在1982年也就是今年有打算處理一批不屬於文物範圍的近代字畫作品。
這件事因為羅陽在文化部實習才得知,恰好之前宋援朝拜託他每個月抽一兩天時間幫自己去常去的文物商店轉轉,那邊已經經蔣師傅介紹了人,會幫宋援朝留一些精品,過去只要幫忙付錢拿回來交給林燕就行了。
知道宋援朝喜歡這個,羅陽就給他打了電話。宋援朝當然不會錯過這個好機會,讓羅陽馬上聯絡對方,半個月前羅陽替宋援朝花了18萬買了近6000幅精品字畫,雖然這個價格和比例要比歷史上的許化遲稍高和稍低些,但從作品的含金量來看卻遠遠高於許化遲的9000幅作品。
近6000幅作品,就算裝在樟木箱裡疊起來也是非常可觀的,宋援朝的書房雖大,可也絕對放不下那麼多東西。
現在大部分作品都在其他地方妥善儲存著,宋援朝這邊只是讓羅陽把其中最精華的一些送了過來,這些字畫全裝在專門的樟木箱裡,一個個整整齊齊疊在北屋。&n 。
第四百四十四章 家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