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林宇航只是看了幾眼就把這份資料放下了,在他心裡這兩個崗位都不怎麼樣。
後勤科就不用說了,如果說接受這個崗位的話倒不如直接選擇陳雲琴之前幫林宇航安排的那些工作了,後勤科能幹什麼?而且還是第一機械廠的後勤科,每天不就是發點東西管管倉庫麼?這對林宇航沒有絲毫興趣。
至於保安科,林宇航倒是有些心動,可仔細一想卻又打消了念頭。一個副科長職務說難聽些就是個閒職,像第一機械廠這樣的大廠,保安科有好幾個副科長,平日也也沒什麼大事,一年到頭都是閒著,上班除了開會就是喝茶看報紙,這對於林宇航來說也不是好的選擇。
拿起第二份資料,林宇航仔細看。這是電子管廠的資料,電子管廠級別雖然不如第一機械廠,可是電子管廠卻是一家極有前途的廠子,尤其是隨著改革開放的開始,電子管廠的發展很是迅猛,效益甚至在第一機械廠之上。
但看了崗位後林宇航也搖了搖頭,因為電子管廠給他的崗位是勞資科副科長,勞資科在後世就是人事和行政部門,和前者相同的理由,這個職位對林宇航根本就沒吸引力。
最後,林宇航拿起了第三份資料,而當他仔細看了片刻後,突然對這份資料產生了濃厚興趣。
這第三家企業同樣也是國有企業,但從級別來說遠不如第一機械廠,也不如電子管廠,這家企業屬於市下屬企業,企業的級別只是副處級,而且這家企業也算是老牌國企了,但這些年來企業的效益不好,整個企業舉步維艱,雖還沒到山窮水盡的地步,可也快揭不開鍋了。
這家企業是燕京中藥八廠,整個燕京市有不少中藥廠,中藥八廠成立於1952年,前身是一家中藥製藥鋪,後來才改為中藥八廠。
這家廠子曾經輝煌過,在很長一段時間八廠的效益都很不錯,廠子最好的時候擁有員工200多人,生產的飲劑和中藥片賣到全國,算得上是一家老企業了。
林宇航記得自己小時候感冒還喝過八廠生產的咳嗽藥水,可由於時代的變遷,隨著醫學的發展和進步,西藥逐漸取代了中藥大部分市場,再加上八廠和一廠、二廠、三廠這些擁有深厚底蘊的大廠子不同,拿不出自己的拳頭產品,僅靠著那些普普通通的中成藥和飲劑,銷路越來越窄。
尤其是進入改革開放的年代,1979年市場開放後,八廠的生存越發艱難。
企業的退休職工數量極多,每月退休費用支出是八廠極大的負擔,而今整個八廠在職員工才130多人,可退休職工卻有500多人,是在職人員的近四倍。
小書亭
除了這些退休職工的退休工資外,還有這些職工的醫藥費報銷等等,每月的支出讓八廠苦不堪言,再加上產品銷路又出了問題,整個廠子早就沒了當年蒸蒸日上的景象。
“媽,我覺得八廠不錯。”林宇航認真看完了關於八廠的資料,抬頭對陳玉琴說道。
“八廠?這家破廠子現在死不死活不活的,你怎麼就看中它了?”陳玉琴忍不住問,說起八廠的資料還是她去跑關係時碰巧遇到熟人塞給她的。
因為八廠的效益每況日下,整個廠子已經沒了往昔的樣子,現在這家廠子的領導對廠子失去了希望,一心琢磨著如何調離這家廠子到別處另謀出入。上級部門對八廠的情況也很焦慮,希望能找一個合適的廠子來帶領八廠,重現八廠往日輝煌。
就這樣,當得知林宇航的情況後,相關部門領導覺得林宇航或許可以是合適人選,特意把八廠的資料給陳玉琴讓她帶給林宇航看看。原本陳玉琴覺得林宇航應該不會看上八廠,所以也沒在意,可怎麼都沒想到林宇航沒瞧上第一機械廠也沒看上電子管廠,偏偏就看上了八廠。
“這家廠企業負擔是重了些,現在廠子的效益也不好,可是媽,您別忘了八廠可是我們燕京的老廠了,廠子現在弄成這樣我覺得做廠領導的有著直接責任,依我看只要好好管理,想辦法扭轉局面,八廠還是有希望的。”
說到這,林宇航笑了起來:“再說,您不覺得這的樣的工作不很有意義麼?如果能把八廠扭虧為盈,不僅是打消了廠子130多名職工的後顧之憂,更解決了500多退休職工的問題,同時還能給國家創造財富,體現自我價值。媽!我決定了,就八廠吧,我去那邊上班!”
說完,林宇航用不容置疑的語氣說道,同時目光中帶著堅定,看著林宇航這個表情,陳玉琴知道兒子是鐵了心了,無奈之下只能嘆了口氣點頭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