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掌聲打破了寧靜,很快其他人也熱烈鼓起掌來,一片熱烈的掌聲在會議室內響徹。
當送走上級領導後,林宇航正式上任,上任的第一天是工作交接,其實也沒什麼可交接的,都是一些正常的程式什麼的。不過林宇航還是拉著老廠子和老書記談了整整一日,聽取了他們對廠子的瞭解,並對八廠目前情況心裡有了些概念。
交接完畢,老廠長和老書記離開後,林宇航這才正式成為了八廠的一把手,可坐上了這個位置卻僅僅只是開始,還有許多問題要面臨。
第二天一上班,林宇航就碰上了麻煩,勞資科長和財務科長一起送來一些資料,這些資料是下月在職職工和退休職工的工資表,此外還有不少檔案要林宇航簽字,其中就有退休職工的醫藥費報銷等等。
可當林宇航瞭解到廠子銀行賬面上的資金情況後才發現這字根本就不能籤,一旦簽字廠子裡別說拿不出這筆錢來,就算能勉強拿出來,可以後怎麼辦?沒了資金,廠子還怎麼執行下去?
林宇航讓他們把東西留下,人打發走,想了想去車間看了看生產情況,在車間呆了半天,林宇航回到辦公室又找來供銷科長,詢問應收款的回籠和採購計劃的調整。
此外,林宇航還把後勤倉庫那邊找來,問了問庫存情況,一連一個星期林宇航都在調研這些事,以徹底摸清楚廠子的具體實際情況,可越摸底他的心裡卻越沒底,原本以為八廠的問題僅僅只是管理問題,可實際情況卻比他預料的更糟糕,整個八廠已到了資不抵債的地步,庫存積壓了上百萬的產品沒有銷路,供銷科卻依舊按照原本的供銷模式採購囤積原料,車間不管銷售只負責生產計劃,每天都在生產,而銀行賬面上資金只剩下了幾千元錢,別說解決問題了,就連正常發工資都難。
現實讓林宇航焦頭爛額,面對資金的缺乏他再有能力也無計可施,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馬上就到發工資的日子了,一旦工資發不出來,職工們鬧起來可不是小事。
沒辦法,林宇航只能利用自己的關係帶著財務科長到處跑貸款,好不容易求爺爺告奶奶弄來了十萬元的貸款。
這些貸款一到賬,先把工資給發了下去,同時解決了一部分醫藥費報銷,總算面前穩住陣腳,同時也讓拿到錢的職工和退休職工們對這位年輕的新廠長有了好感看到了希望。
解決了迫在眉睫的問題,林宇航開始大刀闊斧對工廠內部的管理實施改變,作為軍人出身的林宇航直接把軍人管理的一套搬過來,並召開了全廠會議,在會議上正式公佈了新的廠紀廠規,重申紀律,對大家承諾,只要大家遵守廠紀廠規,嚴格按照廠裡的要求工作,至於其他的問題一律由林宇航來解決。
在林宇航的鐵腕推行,再加上他之前跑貸款解決工資和醫藥費報銷的前提下,這第一把火終於燒了起來。
同時林宇航在廠內挑選了幾個老實本分的人作為“糾察”,隨時糾正和視察廠紀廠規的推行,第一次警告,第二次扣罰獎金,第三次直接扣工資,第四次停職調離原崗位。
對於車間生產也做了調整,賣不出去的產品天天生產有必要麼?不能為了完成所謂的生產計劃不顧銷售,這樣下去再多的家底也抗不住。
至於供銷方面,採購同樣暫停,工作重心轉移到回款和銷售方面。安排好這些後,林宇航開始著重內部。
在林宇航的強力推行和鐵腕手段下,整個八廠內部狀況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產生了改變,廠區的垃圾得到了清理,那些浪費也得到了改善,工人們的面貌也煥然一新,精神氣漸漸回到了他們身上,讓人看起來比之前的模樣改變了許多。
可林宇航心裡清楚,這只不過是表面的現象。這些紀律和麵貌上的改變並不能成為改變整個八廠現狀的關鍵。
要想改變八廠目前情況,關鍵還在於產品和銷售,要知道現在廠子的資金極其有限,根本支援不了幾個月,林宇航總不能老是靠著從銀行貸款來過日子吧?這不是長久之計。
可面對一倉庫的滯銷產品,林宇航卻又沒什麼太好辦法。他雖然已經要求供銷科加大銷售力度,從科長到科員全部放出去跑醫院、藥房推銷產品,可這些產品原本在市場上就不是什麼好銷的產品,八廠是中藥廠又不是食品廠,人天天要吃東西,可不能天天吃藥吧?是藥三分毒,藥可不是什麼好東西,誰吃飽了沒事幹每天弄點藥吃吃?這又不是太上老君的金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