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許偉目前的儲運部總監職務在之後會有調整,未來儲運這塊會直接再一次分割出去,成為一家司特公司下屬的二級公司進行獨立核算,主要的業務就是倉儲物流方面,而掌握這家公司的老大不是別人,正是張建國。
張建國在滬海的車隊已經在最後談判階段了,說到這倒要說一句人心不足。有些人就是“賤”。
出於車隊的集體性質,張建國主動做出了退讓,可他的退讓反而讓那些人覺得他軟弱可欺,在談判中胡攪蠻纏得寸進尺,被氣壞了張建國和宋援朝在電話裡溝通後直接中止了談判,繼續以承包責任協議來說事,一副油鹽不進的模樣擺出強硬的態度。
既然你們不知好歹,那麼也別怪自己不給你們面子了,承包責任協議是怎麼籤的大家公事公辦,想佔便宜門都沒。
找關係施壓?沒問題!不還有羅陽在麼?羅陽的關係可比你們硬多了,一個電話打過去找麻煩的人瞬間就消失得無影無蹤,這個結果讓那些人頓時傻了眼。
由於情況的變化,這些人內部也就各自埋怨起來,明明張建國已經點頭同意了,而且還主動放棄了車隊最重要的車輛,只選擇了倉庫所在地作為條件,這個條件看起來張建國算是吃虧的,可偏偏有人覺得還能再進一步,想著從張建國身上刮下更多的油水來,誰想最後鬧成了這樣。
就這樣,晾了對方一些日子,對方內部吵得不可開交,那些本來胃口大貪心不足的傢伙看到這個結果也暗暗後悔,假如不是自己獅子大開口惹火了張建國,說不定現在車隊就是大夥了的,年底的生意可是最好的,可現在呢?一切都泡了湯,這賬心裡一盤算,虧大了!
無奈,這些人只能放下身段重新找張建國談,說是同意了張建國之前提出的要求。但誰想風水輪流轉,這時候的張建國反而拿起了架子,說什麼已經沒這個想法了,反正他的承包責任協議有效期還早著呢,好好的生意為什麼要放棄?這不是腦子進水了麼?
就這樣,雙方你來我往多次,為了搞定張建國打感情牌的有,胡攪蠻纏的也有,前前後後折騰了近兩個月總算讓張建國點了頭。
最終,張建國除了拿到地皮和倉庫之外還拿了兩輛大卡車作為補償,這個結果讓那些人後悔不已。早知道這樣當初直接把地皮和倉庫給張建國得了,現在反而又貼出去了兩輛車,這筆買賣簡直是虧到姥姥家了。
車隊的事已經談好,等春節過完張建國就和之前的車隊沒任何關係了。接下來的全部由司特公司接手,現車隊倉庫那邊直接改掛司特公司的牌子,成為司特公司在滬海的倉儲中心。
物流公司的註冊同樣在接手滬海倉庫的時候同步進行,等到那時候目前的儲運部就直接把倉儲物流這塊全部歸納於新的物流公司。至於許偉的職位怎麼安排,他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在總部任職作為採購總監只負責採購方面的工作。而另一個選擇就是去新的物流公司擔任副總經理,協助張建國的工作。
燕京和滬海的新廠選擇問題也不大,燕京就不用說了,林宇航那邊早就幫宋援朝聯絡好了,在京郊給他找了一塊地,面積足夠大,交通也非常便利。
雖然是京郊,可從地圖上來看後世卻是屬於朝陽區範圍,這塊地的潛力可想而知。
宋援朝是滬海人,在滬海本就有自己的關係,再加上羅陽又在滬海,所以滬海這邊建廠也沒什麼問題。
而且作為全國最大的商業城市滬海目前的發展已經到了停滯的階段,相比南方的迅速發展,滬海在這方面顯得嚴重不足,地方領導也看到了這個嚴重問題,並在逐步改變思想,想辦法迎頭趕上。
司特公司去滬海投資自然是受歡迎的,何況如今國內的地皮價格低廉的很,除了市中心不太好搞外,近郊地區有的是地,這些地說起來根本就不值錢,想要多少就有多少,你要地建廠?沒問題,直接給你一張地圖攤開任你挑,麻煩的只是三通問題,這畢竟屬於市政規劃,所以在選地的時候必須把這個問題給考慮進去。
只是山城那邊的情況宋援朝就吃不準了,但他很快就想到了一個老熟人,這個老熟人就是當年南都的副書記古常軍。
古常軍離開南都已經好幾個月了,宋援朝其中和古常軍透過兩個電話,得知他在山城過的不錯,單位也比較舒心,更重要的是和孩子長期不在一起的古常軍如今能和自己的兩個兒子、孫子孫女同在一個城市,住在一起享受著以前很難有的天倫之樂,宋援朝也為他高興。
所以山城那邊還得靠古常軍幫忙,宋援朝打算等過完年抽時間去一趟山城,一方面是探望一下古常軍,另一方面就是辦這麼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