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重歸黃金年代> 第五百五十二章 居安思危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百五十二章 居安思危 (2 / 2)

現在宋援朝突然說盛華集團要改變經營方向,讓他從服裝行業抽身關於電子公司方面,這讓李大琪百思不得其解。

在李大琪看來,雖然李叔就在電子公司擔任副總工程師,可實際上他並不看重電子公司。因為電子公司成立到現在已經一年了,可在一年中整個電子公司除了廠區少部分生產一些代工的電子錶、計算器外根本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產品,整個公司一直都是靠集團補貼活著,哪怕現在有了一些成果。

李大琪覺得搞出一個500門的程控交換機費了這麼大的勁,接下來還有繼續研製1000門、2000門甚至上萬門的程控交換機。作為李叔的兒子李大琪也私下問過父親,知道這個投入是非常巨大的,而且投入進去也不是一定就能出成果,其中失敗的可能不小。

從這點來看,電子公司完全就是個燒錢的擺設,這麼多錢得賣多少件衣服和牛仔褲才能賺回來呀?

“援朝,電子公司在你眼裡有這麼重要麼?現在服裝廠的業務這麼好,我哪裡走得開去弄那玩意?再說了,我也不懂這些呀,要不你還是換個人?我覺得老沉就不錯,這方面有經驗。”

李大琪的回答讓宋援朝哭笑不得,雖然李大琪沒明著說自己不想去,可他話裡就是透露著這層意思。

不過宋援朝也理解李大琪,這時代不是所有人有自己這樣眼光的,更看不清未來的發展是如此。

李大琪雖然聰明,也有管理經驗,可他的侷限性也正是如此。相比宋援朝,李大琪的文化程度不高,加上他還沒搞明白電子公司對盛華公司的重要性,眼睛只盯著每月效益極好利潤豐厚的服裝業,有這樣的想法也很正常。

當即宋援朝和他解釋了起來,他告訴李大琪服裝業雖然目前很不錯,但是服裝業的侷限性太大,其他的不說這個行業進入的門檻實在是太低了。

說句不好聽的,哪怕是一個懂裁縫的人去弄點布料就能製衣,現在的家庭中作為半邊天的女人99%以上都會踩縫紉機,自己製衣是一種必要的生活能力,就像宋援朝和李大琪小時候那樣,他們身上穿的衣褲,哪怕是一條不起眼的內褲不都是自己母親去商店買的布料踩縫紉機做出來的?

就算是更高階的中山裝之類,有些手巧的婦女也會做。考究點的,無非就是找個手藝好的裁縫出點人工費把面料送去量身製作罷了。

就算現在,隨著條件的逐步好轉和改革開放的深入,成衣銷售漸漸取代了家庭製衣方式。可傳統的製衣依舊還是有的,只是這個比例逐年不斷下降罷了。

女人會女紅,這是中國人的傳統,這種方式已經延續幾千年了,古代就有男耕女織的說法。再等二三十年,等到改革開放新一代的年輕人成長起來,這樣的傳統才會徹底消失。

服裝業就是如此,進入的門檻其實並不高,有點能力的人都能搞。在改革開放初期,宋援朝他們第一批進入了這個行業,得到了優厚的紅利,盛華目前的情況就是如此。

但未來十年裡,服裝業的發展是非常迅勐的,隨著更多的人和企業不斷湧入這個行業,必然會造成惡性競爭,惡性競爭的結果就是高利潤的服裝業向低利潤甚至微利轉變,服裝業的紅利時期就會一去不復返。

“大琪,你覺得等到那時候一件衣服,一條褲子還能有現在的利潤比例麼?你當了這些年的企業管理,尤其是無論當初校辦工廠還是後來的騰飛廠又是如今的盛華廠,對於服裝的成本和利潤你是最清楚的。等到那時候如果別的廠家以低於我們銷售價格近半的產品出現在市場的時候,你會怎麼辦?”

聽到這李大琪不說話了,他無法想象這樣的情況會發生,可他也承認宋援朝說的這些極有可能。

人性之惡李大琪很明白,經歷了這麼多年這麼多事,他早就知道有些人是沒有絲毫底線的,為了自己能賺錢什麼事都能幹得出來。

一旦這種情況出現,那麼整個市場就會開始崩潰,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崩潰會越來越甚,直至一個行業被這些人搞成了一堆爛泥為止。

一想到這,李大琪有些不寒而慄,如果到了那種程度,盛華公司的服裝廠怎麼辦?能夠維持微利就算不錯了。如果這樣的話,那麼還談什麼高額利潤?還談什麼企業發展?

迷惘從李大琪的臉上浮現,宋援朝的話就像是一把無情的榔頭直接把他一直以來的夢給生生敲碎了。

在宋援朝說這番話之前,李大琪還一直琢磨著要不要繼續擴大盛華在鵬城工廠的規模,眼下內外訂單眾多,哪怕盛華工廠已經完成了三期擴張還是忙不過來。

原本李大琪準備今天晚上和宋援朝聊這件事的,準備說服宋援朝把園區空餘留下來的地方作為服裝廠四期擴張的廠房。但這些話還沒說出口呢,就被宋援朝對服裝行業的分析一棍子給打蒙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