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現在小勞進了國營飯店工作,算起來也是單位給自己的補償,所以這事就不用再提了。
“俞師傅,您這個攤子……?”
“呵呵,還算湊合,養活自己沒問題,再說了這幾年政策越來越好,我們老百姓的日子也一點點更好了。”俞師傅笑呵呵地說道。
看著俞師傅的笑容,宋援朝心裡無比感慨,這就是最淳樸的中國人啊!像俞師傅這樣的人不少,他們辛勞了一輩子,也幫人了一輩子,雖然生活的壓力讓他們日子過的磕磕絆絆,可心裡卻一直帶著對美好的期待和樂觀。
攤子收完,俞師傅邀請他們去家裡坐。
宋援朝他們幫著俞師傅和俞師母把東西拉到家卻沒進去做客,說今天太晚了,他們這次也只是路過,等下次有機會一定來家裡做客。
看著宋援朝他們還帶著行李,俞師傅就沒堅持,送宋援朝他們離開,等宋援朝他們走出老遠,回頭一看還見俞師傅站在巷口朝著他們揮手呢。
第二天一早,俞師傅和俞師母就和往常一樣出攤,拉著傢伙什到了攤位,開始張羅起來。
剛張羅了一半,俞師母驚訝地喊了一聲,聞聲俞師傅連忙問怎麼了?只見俞師母從裝著鍋碗瓢盆的框子底下居然摸出了一個厚厚的信封。
“這哪來的?”俞師傅問。
“不知道呀,藏下面呢,我拿東西給摸出來的。”
“開啟瞧瞧裡面裝的啥。”
俞師母開啟信封一看頓時嚇了一跳,裡面裝的是厚厚兩疊鈔票,足足有2000元。而且除了鈔票外還有好幾十斤全國糧票,另外還有一張手寫的紙條。
看過紙條俞師傅和俞師母才明白這些錢和糧票是怎麼回事,原來這是昨天宋援朝他們偷偷塞進去的。
紙條寫著這些錢和糧票是為了感謝當年俞師傅的幫助,雖然這對於俞師傅對他們的幫助遠遠不夠,可由於來的急又沒做什麼準備,所以只能先用這種方式表達謝意。
此外,紙條上還寫了一行字,是給俞師傅的建議。小縣城畢竟太小了,在這裡幹個體也不是長久的事,宋援朝建議俞師傅去長安擺攤,如果能盤個店面就更好了。
俞師傅有把好手藝,長安是大城市,到了那邊一定會比老家好許多,另外他們從小勞那邊得知俞師傅家人要全國糧票,所以也留了些糧票給他們,希望能幫到俞師傅一家。
看完了紙條,俞師傅和俞師母面面相覷,半天都沒說出話來。
等回過神,俞師傅連忙幫信封往口袋裡一塞,就急急跑了出去。可出去半個小時後他又回來了,衝著俞師母搖搖頭,說去的晚了,招待所那邊告訴他宋援朝他們幾個清晨就退房離開了。
“那怎麼辦?這個錢可不能拿啊!拿了這些錢算什麼事兒?”俞師母焦慮地說道。
俞師傅也是這樣的想法,當初他不過就是舉手之勞,好心幫了宋援朝他們一把。這樣的事但凡有能力的都會做,何況是俞師傅這樣的人呢。
可現在宋援朝他們居然給了這麼多錢還有這麼多全國糧票,這實在是讓俞師傅俞師母驚愕不已,如果拿了這些錢算什麼?當初的出手相助可不是為了今天的回報,俞師傅心裡很是不安。
可是現在宋援朝他們都走了,也沒留下聯絡方式,這些東西要還給人家也找不到人還,這又讓俞師傅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兩人不由得商量了起來,可商量了半天也沒有好辦法,只能暫時先把錢和糧票給收了起來。
當天晚上,俞師傅和俞師母一夜沒睡好,看著這筆鉅款不知道怎麼處理,同時宋援朝在紙條裡寫著的讓俞師傅去長安開個店的建議又給了俞師傅極大的誘惑力。
俞師傅當然知道長安是大城市,人口和消費力遠不是他們這個小縣城能比的,而且憑著自己的手藝如果能在長安開個店一定生意不錯。
只是之前限於條件根本不可能走這一步,長安盤個店面再加其他的開銷沒個好幾百幹不了,俞師傅的攤位一個月下來也就勉強賺個幾十而已,一年不吃不喝也弄不下來這個店。
可現在有了宋援朝他們留下來的這筆錢,俞師傅不僅能在長安輕而易舉盤下一家店,還能把一家子都接過去安置。一想到這,哪怕是平日裡對錢不怎麼上心的俞師傅都不由得動了心,他點著煙一支支地抽,一夜都沒怎麼睡,直到天矇矇亮的時候,俞師傅終於做出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