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重歸黃金年代> 第七百一十二章 塵埃落定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百一十二章 塵埃落定 (2 / 2)

讓秦正國去因為他是最合適的人選,因為他不僅是盛華集團的董事長,美國公司名義上的大老闆,而且他還是應安倫的妹夫,應安倫和喬治又是好朋友。

“就這樣吧,第一批的人數雖然少了些,不過目前我們也沒必要抽調太多的人,鵬城那邊的技術人員缺口也不小,如果抽調多了會影響到鵬城的工作。”

看完了幾次商量下來的名單,宋援朝最終表了態,敲定了第一批前往美國公司的的人員數量。

“對了,你這次過去後和喬治商討一下,以後中美方面技術人員的交流不光光是我們走出去,也需要那邊走進來,讓喬治挑選幾個派駐人員到鵬城,加強一下鵬城的技術力量。”

“這個你放心,我也想到了,還有我去年也和香江大學那邊打過招呼,今年香江大學畢業生方面我們盛華會招聘一些人才進來,用來補充人力資源的不足。”

宋援朝點點頭,秦正國考慮的是對的,盛華的人才緊缺,後續的人才缺口不少。可目前內地要找到合適的新鮮血液難度頗大,還是得從香江這邊想辦法。

雖然香江的人力成本相對高些,可對於公司發展的整體來說還是非常有必要的,宋援朝自然支援秦正國這個決定。

隨著時間的流逝,改革開放越來越深入,以前許多不能做的事現在慢慢都放開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私人企業的限制取消,隨著私人企業的出現,國內的產業結構將開始翻天覆地的發生變化。

從去年到今年短短一年的時間,私人企業註冊已經達到了難以想象的龐大數字,而且相比國有和集體企業,私人企業的活力是非常顯著的,再加上私人企業天然的靈活性、決策性和開拓性遠比僵硬的國企和集體企業強許多,哪怕再思想僵化的人也不得不承認這點。

1985年可是一個關鍵的年份,私人企業或者說民企的出現打破了原本的企業結構,使得整個市場煥發出爆發性的力量。

接下來的幾年裡,更是私人企業蓬勃發展的高峰,等到那時候,十億人民九億商,還有一億在觀望的話就會開始民間流傳,甚至還會出現許許多多大大小小的私企,包括著名的“皮包公司”在內。

前世的時候,有個笑話很容易體現這個情況。這個笑話就是天上掉下來塊磚頭砸在大街上,一下子就砸翻了五個人,其中四個是總經理,還有一個是副總經理。這個笑話雖然有些離譜,可的確很形象的描繪了當時商業發展的狂熱。

私企的出現也標誌著市場競爭開始趨向激烈,現在整個市場還是賣方市場,只要生產的產品不錯,有消費者需求,一般來說不愁賣。

但私企出現後,因為資本的利益追逐本質體現,市場的競爭不可避免地出現。尤其是一些市場需求大的,銷量好的產品,是私企進入市場的首選目標。

因為這個原因,市場的結構也發生了變化,當許許多多同類產品充斥市場之後,原本的賣方市場就將向買方市場轉變,從而引起對市場的激烈爭奪。

宋援朝不看好紡織品和服裝業就是這樣的原因,前世所見所聞也告訴他這些技術含量不高,勞動密集型的企業產品在未來並沒有什麼前途可言。雖然目前盛華在這方面的獲利依舊豐厚,也是盛華集團的產業支柱之一,但在宋援朝的心目中,在幾年後這些產業就會在適當的時候出手。

對於盛華,宋援朝是有著長遠規劃的,而目前美國future teology公司和研發機構的正式成立就是宋援朝規劃中的重要一環。

問了秦正國香江大學應屆畢業生招聘的安排,秦正國向他講述了這方面的工作進展,由於他馬上要動身去美國,所以這個工作具體由徐慧來親自負責,對於徐慧的工作能力宋援朝還是很放心的。

“對了援朝,大劉那邊你怎麼說?還準備見不見?”說完了正事,秦正國突然想起了劉聯雄的事,忍不住問了一句。

“呵呵,差一點忘了。”宋援朝一晾對方就是好幾天,如果不是今天秦正國提前他還真沒想起來。想了想宋援朝道:“見上一面吧,人家也是大老闆,老是晾著不太好,這樣你給他打個電話,看看明天有沒有時間一起坐坐。”

秦正國白了宋援朝一眼,這話說的弄的好像是自己晾人家似的,明明是你宋援朝拿架子,反而自己背鍋?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