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還年輕,都是潮氣蓬勃十七八歲的年輕人,合同工又怎麼了?司特的合同是三年一簽,哪怕就是在司特就幹三年算下來也不虧啊!
三年的收入就是國企和集體廠子幹十多年的收入總和,而且三年後他們的年齡才二十出頭,到時候也有工作經驗,又存下了錢,繼續在司特幹下去又或者另謀出路都可以,總呆家裡等著縹緲的工作分配來得強吧。闌
有這樣想法的學生和學生家長不少,不由得心動了起來。
試探地上前向司特的工作人員詢問具體情況,並打聽招聘廣告裡的那些待遇是否真實。
司特的工作人員早就有了準備,詳細對詢問者做了解釋,以解他們的疑惑。
雖然現場諮詢的人不少,可一開始真正決定報名的人卻不多。
這主要是因為大家心裡對於這樣的招聘會還是有些顧慮,尤其是司特的待遇好的讓人不太放心。
考慮到這些,許多人只是問的多卻一時間下不了決心,司特這邊也不著急,一切按部就班進行著,終於在一個小時後,一個男同學在家長的陪同下諮詢了資訊之後下了決心,當場報名應聘司特的工作崗位。
雖然今天的應聘並不決定對方能夠真正進入司特,因為今天只是初步面試,後續還有崗位培訓等一系列的程式。闌
在接下來的一個月崗位培訓中,司特會有生活補貼給對方,這點不需要對方有什麼顧慮。可就算這樣,最終能進入司特的也不會是所有人,如果通不過考核培訓,司特方面也不會和對方正式簽訂合同。
有其一就有其二,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出現後,後面就簡單多了。
隨著第一個男同學手裡拿著崗位培訓通知,和家人興高采烈地離開後,其他人一下子有些按捺不住了。
要知道今天司特搞校園招聘可不是這裡一個地方,全市幾個高中同時進行呢。每個高中應屆畢業沒考上大學的高中生可有百多號人呢,司特的崗位再多是有限的,不可能所有人都能拿到崗位合同,萬一被人捷足先登了這可怎麼辦?
隨著這個想法的出現,報名的人越來越多,有些原本觀望的人也在這種氣氛中下了決心。
“這麼多?”
當一天的活動結束後,司特的員工回到公司進行統計,統計結果交到宋援朝的手上,宋援朝一看也傻了眼。闌
“的確是多了些……。”老湯苦笑著點頭,匯總的數字嚇了他一跳,這一次招聘司特的各崗位總人數是430人,可最終報名的人數卻有1089人,這個數字遠遠超過了原本的崗位人數。
老湯說道:“不過這只是初步報名人數,我覺得接下來真正能參加培訓的人應該會少些。今天我在現場,許多人其實沒真下決心,只是見到別人報名後才迫不及待地去報名的。”
“這樣的情況在幾家學校都普遍存在,所以我覺得等到培訓報道的時候這1089人中能來多少還是一個未知數。另外,我們公司的培訓是非常嚴格的,後面的考核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透過的。從這些角度來看,最終能刪選到多少人就難說了。”
停頓了下,老湯壓低聲音道:“宋董,再說最終公司錄用幾個,這個尺度把控還是在我們的手裡,您說呢?”
宋援朝笑了,搖頭道:“老湯呀,你還真是老勞資,這一套套的恐怕早就盤算好了吧?”
“不盤算不行呀,這也是沒辦法的嘛。”老湯攤開雙手無奈回答,又引得宋援朝一陣哈哈大笑。
這次招聘會司特是首開先河,目前看來效果非常不錯,這讓宋援朝很是滿意。闌
而且招聘的物件都是高中應屆畢業生,從學歷來說算是這個時代的知識分子。哪怕就是十幾二十年後,作為高中生學歷進廠當工人也不算差。
學歷方面沒問題,接下來就是培訓過程。培訓是一個必要環節,這個環節是進行對應聘人員的實際考察和能力判斷,最終做出決定。
老湯說的沒錯,他提到的兩點都是可以操作的,可宋援朝卻想的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