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邱建軍的技術是有目共睹的,挖他的人自然也不少。比如一傢俬人小製革廠就承諾,只要邱建軍肯去他那邊幹,一個月就能給他開500元的工資,這一個月的公司能頂得上邱建軍大半年的收入,邱建軍怎麼能不動心。
可是,對於製革廠,邱建軍還是有深厚感情的,再加上他不是普通職工,是廠裡的技術科長,如果他也離開製革廠,先不說影響會多壞,而且還會給廠裡帶來很大的損失。
思來想去,邱建軍抵住了誘惑,拒絕了對方的邀請,依舊留了下來。他這種的作為讓別人無法理解,甚至有人私下嘲笑邱建軍傻,有賺大錢的機會還留在廠裡幹嘛呢?
別說外人這樣了,就連邱建軍的老婆也私下埋怨過他,這麼好的機會人家求之不得呢,他反而往外推,實在是不明白他腦子裡究竟是怎麼想的。
這一天,邱建軍準時下班,推著腳踏車剛出了廠大門,就聽到有人喊自己的名字。
“浩強?你怎麼在這?”扭頭一看,一個熟悉的身影在不遠處衝他招手,邱建軍連忙推車走了過去。
“我是特意來找你的。”邵浩強樂呵呵地說道,同時問:“你下班沒事吧?走!我請你喝酒去。”
“行呀!我們可是好久沒在一起喝酒了,你等會,我給家裡打個電話讓電話亭那邊傳句話,你嫂子的脾氣你知道,招呼都不打一個就去喝酒,她非得傻乎乎地等我到半夜都不吃飯呢。”邱建軍笑著解釋了一句,接著把車在原地停好,然後小跑著往廠門衛室那邊去了,過了片刻後打完電話的他轉了回來。
“走!”扶著車,邱建軍說道,邵浩強答應一聲,兩人推車快跑了兩步,右腳一跨就上了車,騎著朝遠處而去。
半小時後,兩人坐在潮縣的一傢俬人小酒館裡,邵浩強點了好幾個小菜,還要了一瓶好酒,見他還在琢磨著要點什麼,邱建軍連忙阻攔說實在是太多了,自己兄弟又沒外人弄這麼豐盛幹嘛,這些就足夠了。
“那行,就先吃著,等不夠了再添。”邵浩強笑著答應道。
“怎麼?你小子又發財了?”邱建軍遞了支菸給邵浩強,他們不僅是同學和同鄉,還是戰友。
當年兩人一起上學,一起當兵,又一起回到地方。邱建軍因為父輩的關係進了製革廠工作,最後子續父業,而邵浩強去了潮縣五交化公司工作。所謂的五交化,就是五金、交電和化工的統稱,這同樣也是一家國有企業。
和平時喜歡專研技術的邱建軍不同,邵浩強從小腦子就活,而且膽子特別大,在五交化公司幹了不久,就找到了一條賺外快的路子,藉著自己的便利和潮縣離滬海近的優勢,在兩地幹起了收購和倒賣勞保用品的買賣。
這個買賣說白了也簡單,由於滬海那邊大型國企多,尤其是他所在的五交化公司和這些大型國企有著業務聯絡,經常會到滬海那邊出差。藉著出差的機會,邵浩強就透過對方單位的關係私下收購職工們平時領取的勞保用品。
這些大型國企的勞保用品都是單位免費發的,尤其是膠布鞋、袖套、手套這些消耗品,一般來說打個申請就能從後勤部門領到,許多人貪小便宜每次領都會多領一些,這在許多國企單位裡是非常常見的行為。
多領的勞保用品,都會拿回家自己用,可這些東西太多了也根本用不了,有些人家裡類似攢下來的東西堆的和小山一樣,手套都是一疊疊的,就連膠布鞋也是用麻袋裝著。
】
邵浩強很聰明,從這上面看到了商機,他找到熟悉的人私下提出願意用錢購買這些他們用不著的多餘的勞保用品。對方一琢磨這倒不錯,反正東西太多放著也是浪費,能夠換錢誰不願意?哪怕就是便宜點賣了也不虧啊!
就這樣,邵浩強用很便宜的價格從這些人手裡搞到了勞保用品,再把勞保用品弄回潮縣,然後在潮縣以低於市場的價格出售給需要的人。
一來二去,他在這個買賣上著實賺了不少錢,由於他做的小心隱秘,偷偷摸摸幹了幾年都沒被人注意。
等到改革開放之後,邵浩強的膽子漸漸大了,市場風氣轉變後,他壯起膽子直接就在滬海那邊發展了更多的上線,親自跑了幾家新的單位拉攏了不少人,甚至還弄了兩輛三輪車僱人幫他拉貨,很快就成了當地有名的萬元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