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有些尷尬,起身道:“要不我出去抽支菸,你們先聊……。”
“別別,王廠長,您不是什麼外人。”邵浩強連連擺手,說道:“其實也不是沒有顧慮,顧慮總是有的。不過我覺得全國市場那麼大,光靠一個製革廠根本就吃不下這麼大的市場。做產品嘛,你做你的,我做我的,蛋糕這麼大一個人也吃不下,就算有競爭也是正常的。再說了,我這是私人廠,效益好壞關係到我的個人利益嘛,對我來說是華山一條路,沒有退路可言。”
林宇航頓時笑了起來,邵浩強這話雖然沒明說,但話裡的意思他卻聽明白了,在邵浩強的心裡,製革廠根本不是他的目標,他的心氣高著呢,而且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
“邵總,您這個廠投資多少?”這時候,宋援朝突然插問了一句。
“九萬三千四百二十七元,這可是我全部的家當了。”邵浩強回答道。
“那你想過沒有,一旦投資失敗怎麼辦?”宋援朝又問。
邵浩強澹澹笑道:“這個說沒想過就是說假話,我當然想過。不過我這個人比較擰,一旦下了決心的事就會用心去做,用一句話來形容,不撞南牆不回頭。再說了,我都三十多的人了,再過幾年就四十了,人生還有多少時間能留給我的?我這一輩子最大的希望就是做點事,做一件能讓自己驕傲的事,這也是我的理想。”
“這個廠子是我的心血所在,也是我未來的希望所在,我會盡全力去做好它。如果……如果真的失敗了我也不會後悔,畢竟我這輩子也拼過了,至於錢不錢的,這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相比自己的理想又算得了什麼呢?”
宋援朝意味深長地看了邵浩強一眼,不再提這個事,轉而問起了他對市場的看法和產品的銷售思路。
邵浩強並沒有說實際的東西,只是談了談一些大放向的觀點,宋援朝聽後也沒追問,只是微微點了點頭就不再說什麼了。
在廠裡呆了一個多小時,看看時間差不多了林宇航起身告辭。邵浩強再一次邀請林宇航一起去飯店吃個便飯什麼的,林宇航笑著擺手說自己還有事就不去了,讓老王留下來陪他們一起去吃飯就行了。
道別的時候,林宇航和邵浩強還有邱建軍握了握手,再一次祝賀他開業大吉,同時說了幾句如果在經營上有什麼需要幫助的可以來找自己,還特意留了個辦公室的電話給邵浩強。
離開後,宋援朝開著車,林宇航坐在副駕駛,兩人都沒說話。
車開出一段距離,林宇航長嘆一口氣:“這個邵浩強不簡單呀,可惜認識他晚了些……。”
“怎麼?後悔沒早點認識?”
“是有這個遺憾,如果早認識兩個月,我一定會把他放到製革廠廠長的位置上,這是一個難得的人才,現在製革廠就需要有這樣敢打敢拼的當家人。”
宋援朝笑笑,搖頭道:“這可不一定,邵浩強可不是一般的幹部,我覺得就算你會重用他,他也不太可能去當這個廠長。”
“為什麼?”林宇航一愣。
“道理很簡單,他有想法,也敢打敢拼!”宋援朝說了這麼一句,林宇航回味著宋援朝這句話,片刻後默默點了點頭,承認宋援朝說的有理。
邵浩強是人才,但他的性格註定了他不可能在國企當一把手。相比國企,私人企業雖然在國內剛剛興起,但是私人企業和國企的性質完全不同,相比國企的幹部,像邵浩強這種有強烈個人性格和能力的人反而幹私企更合適。
“其實我倒是覺得邵浩強這樣做很好。”宋援朝繼續說了這麼一句,見林宇航向自己投來詢問的目光,宋援朝提醒道:“二哥,您現在是地方上的領導,作為地方領導在經濟的眼光上必須要放開,不能僅僅盯著國企和國企改制,也不能完全把希望寄託在招商引資方面。”
“私人企業的興起,這將是我們國內企業結構的巨大變化,相比國企的僵化,私人企業在許多方面反而有更大的優勢,比如從決策到經營方向再從產品到市場各方面。地方經濟要起來,光靠國企和國企改制是不行的,靠對外商的招商引資也是不行的,私人企業同樣是其中重要的一環。”
“換句話來說,所謂的招商引資其實也是私企,只不過是海外的私企。我發現目前許多地方幹部對於外資的態度和對於私企的態度天壤之別,這種思路是完全錯誤的。”
“二哥,像邵浩強這樣的私人企業以後會越來越多,甚至在某種程度會逐步取代很大部分國企和集體企業組成地方經濟的重要產業支柱。對於這樣的企業,我們應該保持支援和扶持的態度,而不是戴著有色眼鏡去看待問題,您覺得呢?”
林宇航沒有回答,他默默思索著宋援朝這些話裡的深意,過了許久又輕嘆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