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公司現在在各省建立分公司,除去把銷售渠道全部掌握在自己手上的考慮外,對於資金環節的控制也是一個主要原因。
所以相比健力寶,司特的資金壓力要小的多,雖然這些年司特也在不斷擴張,投入的資金量巨大,可資金運轉健康程度是顯而易見的。
在李經緯準備增加競標金額的同時,宋援朝也在考慮這個問題。
這一次全運會飲料贊助招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宋援朝對此是勢在必得。
宋援朝很清楚,他最大的競爭對手有兩個,一個是李經緯的健力寶,另一個就是代表可口可樂公司的申美。
相比這兩個競爭對手,健力寶主打運動型飲料,在這方面是有一定優勢的。雖然宋援朝在和李經緯說司特也可以生產運動型飲料,但實際上對於運動型飲料方面司特這個專案還沒正式上馬。
或許在以後,這個產品司特會正式立項,但短時間是不可能的。
而且說白了,宋援朝其實根本就看不上健力寶所謂的運動型飲料說法,作為同行,宋援朝很清楚所謂的健力寶運動型飲料其實就是掛羊頭賣狗肉,健力寶這個產品從根本上並非真正的運動型飲料,它依舊屬於碳酸飲料的類別,只是在碳酸飲料中增加了些電解質罷了。
不過,由於目前消費者對於什麼才是運動型飲料根本不太瞭解,再加上廣告的效應和健力寶方面的宣傳,這才讓消費者產生一種誤會。如果僅僅是這樣的話,司特完全可以做出和健力寶相同的“運動型飲料”來,但宋援朝對此根本不屑一顧,他要麼不做,要做就要做真正的運動型飲料。
可口可樂那邊,主打的產品自然就是可樂系列了,以可樂作為全運會的贊助飲料產品,從本質上來說是不合適的。但現在國內對於飲料的劃分還不是很細緻,在這方面也沒有建立起碳酸飲料和運動飲料的區別,這才給了可口可樂,包括司特方面一個機會。
宋援朝前世的時候對這屆全運會飲料贊助最終花落誰家並不瞭解,畢竟這只是全運會不是奧運會,再加上當初的宋援朝僅僅只是一個普通人,而且所做的行業也和電信有關,怎麼可能去刻意瞭解這種情況呢?
但從現在的情況判斷,如果沒有司特的介入,拿到贊助除去健力寶外也就是可口可樂了,而且宋援朝覺得前者的可能性更大了。
雖然可口可樂的資本雄厚,實力更強大,可剛剛透過成立申美進入中國的可口可樂公司,對於國內市場的定位和重視度還沒成型,或者說在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無論是可口可樂還是即將也要進入中國的百事可樂,這兩家公司在中國市場會有“水土不服”的情況出現,再加上兩大公司總部的決策和態度,從而導致他們在有些程度上過高地估計了形式。
這種情況一直到九十年代初期後才得到改變,在經歷了公司內部的調整和對中國市場的重視後,兩大公司同時重新改變了對中國市場的策略方向,從而開始了一系列眼花繚亂的操作。
利用自身財大氣粗的優勢,透過各種手段在中國市場上展開競爭,再加上一系列兼併的操作,這才使得市場佔有率開始不斷上升。等到二十一世紀,一個個原本強勁的競爭對手被逐一消滅,兩大可樂公司在國內碳酸飲料市場佔到了極高比例,成為了最終的贏家。
當然這都是後話了,至少目前司特還是有很大機會的,可未來的威脅也不得不防,趁著現在還有機會的情況下,司特方面必須牢牢掌握住目前的市場,以做好最終決一勝負的準備。
三天後,組委會針對飲料贊助的競標正式開始,競標的當天宋援朝帶人準時抵達現場,他進入會場的時候,一眼就看見了已經先一步到的李經緯等人。
帶著微笑,向李經緯那邊微微點頭,李經緯同樣也頷首示意,雙方表面上客客氣氣,但實際上卻有著無形的火藥味。
除去司特和健力寶外,會場還有好幾家飲料企業,這些企業同樣也是這一次競標的參與者。
見到宋援朝一行人抵達,幾個企業的老總不由得交頭接耳起來,臉上露出了意外的表情,同時也有些沮喪。
看來,他們是覺得在有了健力寶這個強勁對手之外,就連目前飲料行業排名第一的司特也來了,這一下競標成功的機率就更低了許多,這一次競標無功而返的可能性很大,成功的機率微乎其微。
可口可樂方面是最後到達的,畢竟人家是跨國大公司嘛,所以出場的晚一些也是很正常的。
等可口可樂的人到達後不久,組委會的工作人員就開始了這次競標。
先是由組委會的領導上臺說了一番話,大家熱烈的鼓掌,接著組委會講述了這一次飲料贊助競標的程式,重申了一些細節和注重點,等說完後,競標正式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