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陽連忙上前和他們握手,客氣地打了招呼,宋援朝邊打量著汪朔和馬都都,也笑呵呵地說著久仰的話。至於陳小二就不用介紹了,他誰不認識呀,而且陳小二和汪朔還有馬都都也算是熟人。
汪朔這個人個子不高,臉圓圓的有些小胖,穿著很是隨意。馬都都和宋援朝印象中的差不多,穿著整整齊齊,就是比記憶中顯得年輕許多。
“哥們,你這個院子花了多少錢?”和宋援朝握手的時候,汪朔突然問了這麼一句,這讓宋援朝頓時一愣。
宋援朝想了想,坦率道:“當年買這個院子花了二萬一,不過後來修繕的費用可不少,前前後後投了好幾萬,算下來一共小十萬吧。不過這是好幾年前的事了,如果現在弄的話起碼得翻好幾番,怎麼?你有興趣也弄一套?”
“我可沒這麼有錢,要是前幾年的話或許還能湊合,可現在不成了。不信,你問馬都都,前年的時候我還窮得差一點要當褲子呢。”
眾人一愣,朝著馬都都望去,馬都都苦笑著點點頭。
“不對呀,我可聽說你的新書賣的不錯呀,怎麼會沒錢呢?”
“這都是後來的事了,要不是窮的飯都吃不起了,我能去寫書?”汪朔一副對寫作不屑一顧的表情,彷彿寫書是一件很無奈的事一般。
見眾人詫異,一旁的馬都都笑呵呵地告訴大家,汪朔這話倒不是隨便說說,他寫作的確是沒辦法才去寫的。
早在幾年前,汪朔這傢伙一門心思做買賣,小買賣還乾的風生水起,和人合夥開過烤鴨店,也倒賣過電視機,甚至還折騰過服裝。
說到服裝,汪朔很是得意,他問大家是否知道好幾年前四九城流行過“文化衫”不,就是普通的老頭衫胸口印著幾個大字,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煩著呢,別理我!”這款。
其實這玩意就是汪朔頭一個搞出來的,當初靠這折騰文化衫可以是賺了不少錢呢。
“這事怎麼沒聽你說過?”大兵在一旁忍不住問:“你丫的居然還弄過這個?當初我記得文化衫可火了好一陣呀。”
“早就過去的事還提它幹嘛。”汪朔滿不在乎地揮揮手,似乎對這個事不值一提,可神色中卻帶著一抹得意。
“後來呢?”羅陽饒有興趣地問道,當時的他不就在大柵欄折騰服裝麼?文化衫興起的時候就連大柵欄這邊賣的人也不少,不過羅陽他們對這個東西沒什麼興趣,畢竟那時候羅陽他們的服裝已經做成規模了,是燕京最大的批發商,這些小打小鬧根本就看不上。
不過話又說回來,對於汪朔能在普通的老頭衫上弄出花來,表示他在做生意上頭腦不差,怎麼就沒繼續做下去呢?
長嘆一口氣,汪朔告訴羅陽,原本一切好好的,還靠這搞文化衫掙了近6000元錢呢。可後來因為犯了小人被人舉報投機倒把,給有關部門“請”了進去,不僅所有貨全給抄了,還罰了一大筆款,虧得沒判他。
這一下,辛辛苦苦好幾年,一夜回到瞭解放前。
汪朔這人好交朋友,平日裡更是習慣大手大腳,雖然之前做買賣賺錢不少,可真留手裡的卻沒多少。這一下不僅貨沒了,還罰了這麼一大筆錢,把老底全部拿出來還不夠。
當時汪朔可是有工作的,一個月工資是36元,因為實在交不起罰款,有關部門考慮到他實際情況搞了個人性化操作,不夠的罰款在他的工資里扣。
也就是說除去留給他每月6元生活費外,剩餘的30元全部用來交罰款,一直交到罰款交完為止。這樣的操作汪朔怎麼能受得了?一個月才6元?這點錢能幹嘛?連抽菸喝酒都不夠呢,這還能活得下去?汪朔一狠心索性就工作不要了,連工作都不要了自然罰款也就不了了事。
可沒工作,又沒了收入,人總得活下去吧?而且他當時剛結婚不久,家裡還有老婆呢,實在沒辦法,汪朔琢磨著現在再做買賣一沒了本錢,二來之前出了事弄不好就被人盯上了,再幹說不定進去後就出不來了。
想來想去,汪朔突然想起很早以前他寫過一篇文章發表過拿過稿費,讀過這篇文章的人還誇獎他在這方面有天賦。既然現在做不了生意,當個作家賺點稿費也是好的,就這樣這個世界上就此少了一個商人汪朔,多了一個作家汪朔。
等聽完汪朔對自己怎麼會成為作家的經歷後,眾人一時間面面相覷,都覺得這情節簡直比的更離奇。
可事實又擺在面前,再加上馬都都的證明又不能不讓他們不信。瞧著汪朔依舊感慨自己沒能成為商人,反而陰差陽錯成為作家的欠扁樣,突然爆出一陣鬨堂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