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馬書記在給祝老爺子當秘書的時候,祝衛傑就一直喊他馬哥,大家不是外人,這樣稱呼顯得更親切些。
就這樣,宋援朝從善如流跟著祝衛傑喊起了馬哥,而馬書記也不再稱呼宋援朝為宋董事長,換成了更親切的援朝。
“準確的說是司特公司下屬的銷售公司分公司和物流中心。”宋援朝笑著回答道。
“哦,這有什麼區別麼?”馬書記好奇地詢問。
宋援朝當即向他簡單解釋了下司特公司的結構和銷售公司的獨立性,還有物流中心歸屬於張建國的物流公司,張建國的物流公司雖然有司特的部分交叉換股,可實際上並不屬於司特,而是屬於香江盛華旗下企業。
當然了,對於盛華和司特的情況宋援朝故意避而不談,因為這種商業機密沒必要讓外人知道,別說馬書記了,就是祝衛傑那邊也不會多說,這可是關係到宋援朝是盛華幕後真正大老闆的秘密,現在還遠沒到公開的程度。
“原來是這樣呀。”聽完宋援朝的解釋,馬書記恍然大悟,接著想了想又問道:“我聽說司特公司這幾年在各地建廠不少?尤其是滬海、津門、燕京還有山城和姑蘇等地,我們商都是中原省的省會城市,中原省又是人口大省,雖然工業基礎和經濟比不上沿海地區,可在有些方面還是有一定優勢的。”
“援朝,你覺得你們司特公司是否可以在商都進一步加大投資呢?比如說和其他地區一樣建立分廠什麼的?”
“這個當然有這樣的想法!”正當馬書記問出這一句話,帶著期待和試探望向宋援朝的時候,原本以為宋援朝會考慮一下,然後用模稜兩可的話回答自己的時候,沒想到宋援朝卻一口答應了下來。
這讓馬書記頓時一愣,有些不敢相信地看著宋援朝。這也太直接了吧?難道自己聽錯了?
“馬哥,大家都是自己人,我也不說兩家話。”宋援朝對馬書記和祝衛傑笑笑道:“按照司特的戰略計劃,未來在全國設分廠是必然的。就像你們說的那樣,商都是中原省的省城,而中原省又是人口大省,以人口因素來看,雖然經濟薄弱些,卻市場潛力不小。”
“司特現在的主要產品有兩大類,一類是飲料,一類是泡麵產品。正是因為考慮到中原省的市場因素,我們司特才會在目前先由銷售公司在商都設立分公司,同時再透過物流公司建立一個物流中心。”
“這樣做的目的一是為了市場,二來就是為了後續的公司戰略進行佈局。所以無論從那方面來說,接下來司特在商都設廠是必然的。”
“好!說的好啊!”馬書記很是高興,同時又急迫問道:“那麼如果在我們商都設廠的話,司特方面又是怎麼考慮的呢?比如什麼時候投建?投資的數額?分廠規模這些……。”說到這,馬書記不好意思地笑笑:“援朝,你可別嫌我問的仔細,我現在負責的主要工作就是搞經濟發展,接下來衛傑去區裡工作也是負責這方面。說句不好聽的,這些天我一閉上眼就在琢磨怎麼搞經濟,怎麼拉投資什麼的,可我們商都的條件你也知道,在這方面的進展一直不盡人意,這個事呀,愁的我頭髮是一把一把掉呀。”
“對呀援朝,馬哥是真想為地方做點實事,如果你們司特方便的話我們都希望司特可以儘快落實分廠的專案。”祝衛傑在一旁插話道,神態同樣帶著期待。
宋援朝既然前面說了那樣的話,自然是做過考慮的。
在商都設灌裝廠,原本就是司特的戰略計劃之一,隨著司特的不斷發展,尤其是目前剛上馬的可樂產品,接下來飲料事業部的任務很重,在飲料方面再擴建新的灌裝廠已經迫在眉睫了。
中原省地處內地中心區域,四面輻射,而且中原又是大省,這個市場是非常大的,把新的灌裝廠設立在商都,司特方面早就有所考慮了。假如不是因為馬書記和祝衛傑的原因,這個分廠設立恐怕還需要些時間,但今天既然坐在這裡,宋援朝索性就把話給挑明瞭。
祝衛傑不是什麼外人,馬書記作為祝家一系的中堅說起來也算是朋友,而且他們現在的職務都不低,在這種情況下提前落實在商都的分廠,對於他們來說可是雪中送炭。
既然要交好,就沒必要遮遮掩掩,再說提前落實商都這邊分廠專案,對司特來說也不是什麼難事,只需要稍做調整就行。何況有了馬書記和祝衛傑的關照,司特在商都的乃至中原省的未來佈局是非常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