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重歸黃金年代> 第八百二十三章 冷衙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百二十三章 冷衙門 (2 / 2)

“社科聯,聽說過沒?”潘向東回答道。

“社科聯?你怎麼去那邊了?”孫耀良詫異道:“我記得你分配的時候去的是委辦吧?”

潘向東嘆了口氣,搖了搖頭。

“還能怎麼樣,老潘這是被人整了唄!”張堅突然開口說了這麼一句,大家的目光頓時朝著他望去。

“也談不上整不整,是我自己的問題,怨不得別人。”潘向東給了張堅一個眼神,平靜地說道。

“我說老潘,大家又不是什麼外人,什麼話不能說的?”孫耀良不滿地批評了他一句,接著就對張堅問道:“老張,這究竟是怎麼回事?老潘怎麼好好的就去社科聯了呢?”

張堅遲疑了下,最終還是把真實的情況告訴了大家。

潘向東最初去的的確是委辦,而且因為他是京師大學的畢業生,進了委辦後就是副科的職務,可以說是前途無量。

但潘向東這個人比較耿直,再加上在京師大學讀書的時候眼界大開,對於國外的經濟問題有所研究和看法,到委辦工作後在工作上往往思想和一些老幹部老領導有所區別,換句話來說就是對一些經濟和改革的問題產生了不一樣的碰撞。

因為理念的不同,潘向東對待一些政策的看法和觀點也不一樣,正是因為如此被某些領導覺得他不“穩重”,再加上後來因為在一件事上和領導起了爭執,直接被打入了另冊,接下來給穿了小鞋,調離了委辦發配到了社科聯。

去了社科聯,雖說潘向東的副科成了正科,表面看起來是提了一級,可實際上社科聯這樣的冷衙門哪裡能和委辦比?所有人都清楚潘向東去了社科聯後就沒什麼前途了,最好的結果也就是在社科聯慢慢熬著,等熬個十幾二十年,退休前撈個局級什麼的頂天了。

聽完張堅的講述,眾人長吁短嘆,都為潘向東感到不值。

一個優秀的青年幹部被分配到社科聯這樣的部門,未來的前途簡直暗澹。反而是潘向東本人倒沒什麼,他笑呵呵地說在社科聯同樣也是工作,幹工作在哪裡都行,而且社科聯的工作也很重要。

“老潘,你就打算以後一直窩在那邊?”呂軍皺眉問,作為幹部他很清楚社科聯是什麼部門,說起來也就比檔桉局、民宗局稍好些罷了,潘向東去了這樣的地方能有什麼前途?

“先呆一段日子在說吧,川省那邊不比沿海地區,許多地方的領導思想觀念陳舊,要改變起來很難。不過我覺得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觀念終究還是會改變的,現在是這樣,未來說不定就不同了。再說了,社科聯也沒什麼不好的,我們都是學過政治經濟學的,政治經濟學裡不是有句話麼?科學是第一生產力!”

“社科聯主要的工作就是作為社會科學工作者和委辦、政府之間溝通的紐帶,做好雙方之間的橋樑,成為發展科學的參謀和助手。從這點來看,社科聯的重要性並不是有些人想象的可有可無嘛。”

“這話說的對,但也不對!”程蒙山搖頭道:“從社科聯的職能來說,老潘你這話沒問題,但是如果地方領導思想觀念不改變的話,社科聯依舊起不到任何作用。你可別忘了,社科聯並不是決策部門,只是提出參考和建議,這種參考和建議在上級部門不認可的情況下,你又能做些什麼呢?”

“老大說的沒錯!”孫耀良點頭,轉向潘向東道:“老潘,不是我打擊你的積極性,你在委辦都沒能辦到的事,你覺得到了社科聯就能辦到?”

潘向東苦笑了下,輕嘆了一聲沒再說話。

“老潘,我覺得你還是別在社科聯幹了。”一直沒說話的宋援朝突然說了這麼一句。

“不幹?不幹難道跟你去幹企業?援朝,這個就算了吧,我這個人有自知之明,可不是搞企業的料,要不然早就和老張一樣去企業工作了,對於這點我有自知之明。”

“幹什麼企業啊,你既然想繼續在機關部門工作就換個地方唄。有句老話不是說了麼,樹挪死人挪活,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嘛。繼續待著社科聯幹嘛?這不是浪費麼?”

“援朝說的沒錯,老潘,這個事你可以考慮考慮,說實話你在社科聯屈才了。”程蒙山點頭道。

“我也覺得三哥說的沒錯,老潘,來的路上我就勸過你,現在大家也這麼覺得,我覺得你還是好好考慮考慮。”張堅也勸道。

潘向東長嘆了一口氣,苦笑搖搖頭:“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工作調動哪有這麼簡單的?如果有這個可能我早就離開社科聯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