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鵬城的收入相對內地要高些,可普通人的收入大多都在100到200元不等,300元一個月就是標準的高收入了,基本屬於管理層才有這個待遇。
可面對整整一千元的房價,這些收入根本就買不起商品房,所以鵬城的商品房針對客戶不是普通人,是來鵬城投資的香江、澳島等商人,也只有他們能買得起這樣的房子。
宋援朝打造這個小區一方面是為了做成鵬城最高檔的小區,就比如後世滬海的湯臣一品和佘山別墅等等。
此外,隨著盛華集團在鵬城的紮根,以後在鵬城的投資和規模會越來越大,作為的盛華的老闆必須要考慮到盛華集團各公司高管的安置,打造這個小區,把他們安置在這裡,雖然房子產權目前是屬於公司的,但會根據實際情況對有貢獻的高管人員進行專項福利。
只要為盛華集團服務十年以上,或者做出一定突出貢獻的高階管理級別的人員,公司會把給他們住的房子直接獎勵給他們,以作為激勵機制。
再加上宋援朝知道那些香江、澳島乃至很快就會來的臺海商人良莠不齊,後世鵬城包括鵬城周邊的地區出現過不少名稱特殊的小區,這些小區的名聲非常不好,宋援朝可不想在自己集團開放的高檔小區也弄出這樣的事來,所以對購買和入住者規定了限制,直接剔除了大部分人。
宋援朝這麼幹秦正國是非常不理解的,在他看來完全沒這個必要。
造好的房子賣給誰不都是賣呀,只要出錢不就行了?而且在房子設計用了那麼多華而不實的玩意,甚至還花大價錢在小區內部建了個非常專業的運動俱樂部。
這個運動俱樂部裡有標準的恆溫游泳池,也有壁球場和健身房、桑拿房、棋牌室等等,此外還有從香江和內地其他城市挖來的美容師、理療師等等。這種玩意弄在小區裡,光是一個月的開銷就不是小數,完全就是糟蹋錢嘛。
但萬萬沒想到,當小區建成,購買小區的限制人數和要求釋出出去後,對這個小區有興趣的人居然不少。
要知道這個小區的每套房子面積都不小,先不說別墅區那邊,小高層區都是一層一戶的大平層,每套房子的面積最小的也要220平米,大的超過了300多平米。
同時房子都是經過精裝修的,一套別墅的裝修至少花了30萬以上,而小高層那邊稍少些,也達到了1520萬左右。
這樣的設施,這樣的條件,這樣的環境,房價自然不可能低。
外界對這個小區的房價究竟是多少一直都有猜測,但因為盛華集團對外出售的房子很少很少,大部分房子都是盛華集團內部人員安置,又或者暫時空置著。而有幸買下這裡房子的一些老闆也閉口不談真正的房價,所以對小區房價的猜測失始終是許多人好奇的。
有些人覺得,這裡的房子怎麼著也的1500一平米吧?可這話一說出口就被其他人表示反對,當初1981年的時候鵬城最好的房子就賣到了1000,現在過去幾年了才1500?簡直開玩笑!
更何況當初的房子從哪方面來看都根本不能和盛華這個小區的房子來比,其他的不說,僅僅那部直接入戶的電梯造價,還有房子裡價值不菲的裝修,小區內部的運動俱樂部和服務等等……1500一平米?想屁吃呢!怎麼著也得2000往上吧?
甚至還有人猜更高數的,可究竟誰猜的才是準確的,這個秘密一直到許多年後才被人揭開。
李大琪住的地方不是別墅區,其實按照他在盛華的級別和身份完全可以住別墅區的。
而且事實也是如此,別墅區有一套就是李大琪的,除了李大琪外,宋援朝、秦正國、徐慧包括羅陽和張建國在內都有一套別墅,而且離的也不遠。
別墅區的別墅並不多,也就十二幢,每幢擁有各自面積不小的花園和圍牆,私密性非常不錯,而且在小區裡也很安全。
但李大琪覺得住別墅不舒服,尤其是他的父母不喜歡住這樣的別墅,在滬海他們自己就有小洋樓,但那幢小洋樓是有歷史沉澱的,相比之下這裡的別墅漂亮歸漂亮,可住裡面卻沒家的感覺,反而像是住在賓館似的。
再加上這裡別墅的面積是滬海小洋樓的好幾倍,地方實在是太大了,打掃起來很辛苦。雖然可以讓物業下屬的清潔公司來做這個事,可李大琪父母覺得讓外人來不習慣,這可不是以前老滬海時的住家傭人,住家傭人是自己人,信得過,外人來家裡算什麼回事。
所以李大琪父母住在離別墅不遠的小高層裡,李大琪和樂於和父母住,反正大平層那邊地方也大,家裡近300平米,五個臥室,四個洗手間,還有兩個大客廳、餐廳什麼的,一起住著也習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