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他什麼都沒辨認出來,四周來掃墓的人都看起來那麼普通,一個個陌生的面孔沒有一個讓他有絲毫印象的。
一直走到最下面,宋援朝也沒找到究竟是誰給自己父母掃的墓。好幾年前,有一次宋援朝來掃墓就發現有人提前來過了。
當時宋援朝覺得有些納悶,因為根據他所知自己父親那邊已經早就沒親人了,至於母親那邊,因為父母的去世,宋援朝已經和他們早就斷絕來往,前世的時候就老死不相往來,如今同樣也是如此。
既然這樣,那麼究竟會是誰會來給自己父母掃墓呢?這個疑團一直在宋援朝的心中。
後來,宋援朝又碰到一次,更加深了宋援朝的好奇,為了搞明白究竟,宋援朝還拜託過墓地的管理人員幫自己留意一下這個事,但兩年過去,這個事依舊沒有任何眉目。
而今天,當宋援朝看見自己父母墓前擺放的獻花和香燭的時候,宋援朝第一反應就是剛剛就有人來給自己父母掃過墓,而且絕對還沒走遠,這也是宋援朝迫不可待尋找來人的原因。
可惜,宋援朝根本不知道來的人是誰,就連是男是女,是老是少都不知道。
他盲目地在來掃墓的人流中找尋,能找到目標才怪了呢。無奈之下,宋援朝只能再一次去管理人員那邊打聽,到了地方管理人員倒是認識宋援朝,主動和宋援朝打了招呼。
可惜,當宋援朝詢問這個事的時候,管理人員面露尷尬,說今天來的人實在是太多了,他們一直忙著在門口維持秩序,根本沒注意這個事。
宋援朝雖然早就對這個答桉有所預料,可依舊還是很失望。他點點頭,再一次給管理人員塞了兩包煙,拜託他們繼續幫自己留意這個事,如果有訊息一定要儘快告訴自己。
這個事幾年了,宋援朝越來越好奇,究竟會是誰給自己父母掃墓呢?對於這個問題,他想過許多,也私下打聽過,卻一直沒有答桉。
回到父母的墓地,林燕向宋援朝投去了詢問的目光,宋援朝微微搖了搖頭。
暫時把這個事放到一旁,宋援朝和林燕把貢臺收拾了下,取出帶來的貢品一一擺上,然後點起香燭,宋援朝先磕頭,接著是陽陽,再後就是林燕帶著囡囡。
也許是墓地肅穆的氣氛,第一次來的囡囡雖然好奇,也不明白為什麼要磕頭,更不曉得來這裡的意義,但很乖巧地依偎在母親身邊看著爸爸和哥哥在給爺爺奶奶燒紙。
陽陽是個小大人了,幫宋援朝打著下手,嘴裡還唸叨著爺爺奶奶今天給你們多燒點紙,在下面要保佑我們一家之類的話。
宋援朝問他這些是哪裡學來的,陽陽告訴宋援朝是張家阿孃教他的,必須要在這個時候說,看著他一本正經的小模樣,宋援朝摸了摸他的腦袋,誇讚了他兩句。
燒完紙,一家四口站在墓前,靜靜等著香燭燃盡,然後再一次給父母磕頭,這才道別離開。
等下去的時候已經是臨近中午時分了,宋朝援正要取車離開,卻在停車場意外碰到了一個熟人。
“援朝,燕子!”邵和平大步朝著他們走來打著招呼,同時看著陽陽和囡囡道:“好久不見了,一晃兩個孩子都這麼大了呀。”
“邵哥,您怎麼在這?”宋援朝詫異地問,同時連忙讓陽陽和囡囡喊人。
陽陽見過邵和平,連忙喊了一聲邵伯伯,囡囡跟著也喊了一句,大眼睛撲閃撲閃看著邵和平,似乎在疑惑這個陌生人是誰呀。
“我是這裡的父母官,能不知道你們今天來麼?”邵和平笑著說道,接著又道:“既然來了就暫時別急著回去,都中午了我做東去吃個飯喝一杯,我們也好久不見了。”宋援朝和林燕對視一眼,同時笑了起來:“行呀,邵哥的飯當然要吃,今天有地主請客,倒是省了我們事兒了。”
“哈哈哈,必須的,走走!”邵和平招呼他們,他也是開車來的,讓羅陽跟著他的車走,說地方已經定好了。
上了車,跟著邵和平的車離開了墓地,出去不遠右拐再往前走了一段路,直接就駛向了湖邊的馬路。
往前直行,大約開了幾公里後,邵和平的車駛入了湖邊的一條小路,在小路的盡頭是一個簡易的碼頭,碼頭上靠著一艘船,看來這艘船就是邵和平帶他們吃飯的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