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一歇歇……。”屋裡回答道,片刻後門開啟了,一個五十來歲的男子披著一件棉衣開了門,這個男子身材微胖,四方臉,花白的頭髮略有捲曲,帶著一副眼鏡,正是葉勇烈先生。
“您好葉老師,我姓宋,宋援朝,您家的地址是製片廠的曹老師給我的。”
“呵呵,曉得曉得,進來坐吧。”葉勇烈先生不是滬海人,但在滬海生活工作了多年,早就說的一口相當流利的滬海話。
他很是熱情地招呼宋朝援進門,之前宋援朝是透過製片廠的曹老師聯絡的葉勇烈先生,曹老師和葉勇烈先生曾經是同事,兩人也是朋友,宋援朝來之前曹老師已經提前給葉勇烈先生打過電話了。
“謝謝葉老師。”宋朝援進門道,同時把手裡的東西放在一旁,見到宋援朝還帶了東西過來,葉勇烈先生眉頭微微有皺,不過還沒等他開口宋援朝就搶先說這些東西不值錢,都是單位裡發的,有些是公司自己的產品,今天過來拜訪是第一次拜訪,總不能空手來吧,中國人講究的是禮尚往來,而且葉勇烈先生又是長輩,他作為晚輩必要的禮貌還是要的。
聽了這個解釋,葉勇烈先生不由得笑了起來,他仔細看了看宋朝援帶的禮物,的確不是什麼值錢的東西,除了兩件大路貨的營養品外,也就是兩餅看起來不怎麼起眼的茶葉了。
不過,葉勇烈先生自然不會知道,宋朝援帶的禮物中價值最高的就是那兩餅茶葉了,這茶葉看起來普通,外面卻是花錢都買不到,是宋朝援以前去春城時那邊老茶廠的好茶,每年這些茶除去很少部分對外銷售外,大部分都被宋援朝給截留了,一些收藏了起來,一些自己喝或者送個親朋好友。
葉勇烈先生的這套房子面積並不大,不過比起以前漕溪一村的房子要好許多了。
之前在漕溪一村的時候,他住的房子才40平米,兩間房間不僅要住葉勇烈夫妻,還要住他的一對子女,再加上葉勇烈平時還需要寫作工作,家裡的條件實在是不怎麼樣。
現在,這邊的居住條件可比以前好多了,新的房子70多平有三個臥室,還有一可小客廳(餐廳),主臥是葉勇烈夫妻住的,次臥是給他孩子預留的房間,不過現在他兩個孩子都大了,現在都已經成了家,除了有時候會回來看望他們夫妻,平時都有自己住的地方。
另外一個房間被葉勇烈改成了書房,裡面擺著找木匠做的頂天立地的兩大排靠牆的書架,書架上面擺滿了各種各樣的書籍,其中有部分是葉勇烈自己的作品。
一張有些老舊的書桌靠著視窗,上面放著一盞有些年頭的檯燈,書桌上還擺著攤開寫了一半的稿紙和鋼筆,另外還有幾本書擱在一旁,看來宋援朝來的時候他正在工作。
雖然家裡有客廳,但這個客廳是和餐廳同一功能的,再加上所謂的客廳面積很小,顯然不適合招待客人。
葉勇烈先生招呼宋援朝進了他的書房,還給宋援朝泡了杯茶,笑呵呵地說隨便坐,另外問了問宋朝援抽不抽菸,主動掏出煙來遞了宋援朝一支。
接過,幫葉勇烈先生點上,兩人坐著聊了起來,從介紹人曹老師開始聊,漸漸聊到了製片廠的近況和葉勇烈先生近來的工作,一時間聊的興起,葉勇烈先生倒是和宋援朝說了幾件以前他在製片廠工作的趣事,高興之處還不由得哈哈大笑。
“葉老師,今天我來找您主要是有件事想拜託您……。”
“哦對了,看我這個腦子,老曹說你有什麼事找我?對了,什麼事?”
“您當年有一部作品叫《小靈通漫遊未來》。”
“對!”葉勇烈先生點頭:“這部作品已經出版好幾年了,我記得是1983年構思完成,1984年出版的。怎麼?你對這部作品有興趣?我聽老曹說你們公司現在和製片廠有合作,還和燕京的製片中心也有合作?是打算改編這個故事呢?還是準備……?”
“不不不,您誤會了。”宋朝援連連擺手,解釋道:“目前我們還沒有把這部作品改編的想法,今天找您是為了這部作品的另一件事。”
“另一件事?”葉勇烈有些湖塗了,他只是一個作家,作家無非就是寫作,寫出來的作品印刷出版,又或者改編而已,宋朝援不是出版社,老曹介紹他的時候說是廣告公司和影視公司,既然是這樣應該是準備改編他的作品了?要知道這部是他的舊作,出版到現在都快十年了。
宋朝援也不繞圈子,直截了當說出了自己的目的,當他告訴葉勇烈先生自己的公司需要“小靈通”這個名詞的版權時,葉勇烈更是覺得疑惑,雖然他是作家,可他是老一輩的作家,對於書籍的版權他是知道的,可對於書里人物的版權使用卻從來沒有聽說過。
畢竟現在還沒有這種說法,在國內更沒任何先例,在葉勇烈先生看來,宋朝援想用小靈通這個名詞直接用就行了,用得著親自登門拜訪,還帶著禮物徵求他的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