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琪點頭表示明白,電話初裝費這個東西是1980年開始有的,因為那時候國內郵電部門為了快速發展電話的升級換代,包括引進和更替原本老舊的交換機,由先進的程控交換機作為取代。
在這種情況下,郵電部門的投入非常大,這個投入靠上級撥款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所以根據實際上級部門就讓郵電部門自己解決資金問題,考慮到這點,就相應出現了所謂的電話初裝費。
盛華和郵電部門合作了這麼久,盛華的程控交換機目前也是國內最先進市場佔有率最高的產品之一,當然對於這個政策的推行是最清楚不過。
電話初裝費就這樣相應出現,最初一臺電話的初裝費高達5000元,要知道這可是八十年代初期的5000元啊!當年宋朝援在燕京買下第一套四合院的時候才花了多少錢?一套二進的院子,再加院子裡的那些古董傢俱,只不過8200元而已。
如果是最普通的大雜院,3000左右就能拿下一套,5000元?討價還價說不定能拿下兩套呢。
可就算這樣,花5000元高價裝電話的人不是沒有,還不少呢。當年宋朝援就是這樣的冤大頭,花了錢還託關係才在他的四合院裡裝上了電話,後來滬海這邊的老房子也是一樣,同樣花了5000元。
現在,電話初裝費從最初的5000元高位已經跌下來了,前年的時候跌到了3000元,幾乎攔腰一半,今年初裝費跌到了2000元,可以說相比最初的時候便宜了許多。
可就算這樣,2000元的初裝費還是一個不低的數字,以目前的普通人收入來說不是一筆小數。另外,城市裡電話按照還方便些,因為通訊基礎設施比較完善,按照電話只需要從戶外的電話盒接線入戶就成。
但在農村就不一樣了,農村原本的通訊基礎設施就不怎麼樣,一個村子裡一門電話都沒的比比皆是,大多數只有鄉、鎮才有電話,而且這些電話一般都在鄉鎮機關或者鄉鎮企業這種場所,普通人家裡很少能有。
這樣的情況是郵電部門考慮到先城市後鄉村的規劃,再加上鄉村的電話使用率遠不如城市,如果僅僅靠這些使用率對鄉村的通訊基礎設施進行建設覆蓋,投入的成本和回報比例實在是太低了,所以郵電部門在這方面並不熱衷。
在這種情況下,小靈通的作用就顯示出來了。
小靈通是微蜂窩技術通訊,靠的是基站,用通俗的方式來說就和發電報有些類似,透過一定的頻率把無線訊號從基站轉換從而傳輸到裝置再達到通訊的功能。
這樣一來,就和普通的電話安裝有著一定的區別,因為不需要豎電線杆拉電話線和其他裝置。
在農村推廣小靈通,只需要建立一定的基站覆蓋就行了,這個投入相比郵電部門固定電話的投入要小許多。此外農村和城市不一樣,城市的地形複雜,高高低低的建築密佈,在城市設立基站必須考慮到這些問題,而且微蜂窩技術在基站覆蓋和穿透性有著天生的弱點,就比如彭學勤拿著小靈通打電話那樣,當他走到基站資訊覆蓋不到或者資訊弱的地方,通訊效果自然就有了問題,必須找尋訊號源,才能確保通訊的通暢。
但是在農村就不存在城市的這些問題,農村的建築都是低矮的,農田就更不用說了,訊號傳遞非常暢通,距離也比城市更遠,而且小靈通在農村使用也不需要覆蓋太多的地方,至於那些山林什麼的根本不用考慮,僅僅只要考慮到農村所在的村子和其周邊一定範圍即可。
這樣的話,只需要在村子前後設立基站就完全可以滿足一個上千人大村子的通訊需求。
再加上小靈通的價格也不高,不到千元就能買一個,月租費20元,每分鐘0.2元的收費標準,普通農民也用得起。
這樣算下來可比安裝固定電話便宜不少,更利於產品的推廣。
此外,和城裡人一樣,農村人也是有虛榮心和攀比心理的,手裡拿著個小靈通,走到了外面也更有面子嘛,再說了,到時候去鄉鎮辦什麼事,或者進縣城,有一個小靈通在手不更方便麼?也省卻了找人找不到,又或者急事要打電話還得求人的這些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