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還是來盛華吧?”宋援朝說道。
孫耀良搖了搖頭,宋援朝微皺起眉問:“怎麼?你有其他想法?”
“呵呵,你猜的沒錯。”孫耀良笑道:“回國前我仔細考慮過了,這次回來不準備回司特了,也沒打算去盛華,援朝,這幾年在外面可是眼界大開呀,許多東西以前朦朦朧朧的,可現在卻清楚了許多……。”
說著,孫耀良抬手指了指自己的腦子,嘆道:“古人誠不欺我,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只有走出去才能明白更多東西。援朝,說句實話,如果我回司特,或者去盛華,無非做的也是和之前類似的工作,要在以前我肯定是會這麼選擇的,可現在嘛,在我看來已經沒了挑戰性……。”
宋援朝聽到這有些明白孫耀良的想法了,詢問:“怎麼?你打算自己創業?”
孫耀良點頭:“一晃十來年過去了,白衣飄飄的時代彷彿還在眼前,可如今我們已不年輕了,在外面我想了許多,這次回來準備自己創業試試,對不起援朝,讓你失望了。”
宋援朝一時間沒說話,他靜靜坐著點起手裡的煙,默默抽了好幾口。
“你考慮清楚了?”
孫耀良認真點了點頭。
“好吧……。”宋援朝心裡嘆了口氣,其實昨天見到孫耀良的時候他隱隱約約就有些感覺到了,不過當孫耀良剛才說出自己的打算後,宋援朝還是有些失落感。
他和孫耀良從大學時代認識,兩人從結識到成為朋友,然後又一起創辦了司特,再把司特從一家不起眼的小廠一點點做到現在的規模,這麼多年下來,他們不僅是上下級,更是親密的合作伙伴,也是能夠相互託付的兄弟。
孫耀良的能力宋援朝是清楚的,從心裡說他真心希望孫耀良這次回來能夠幫他,無論是重回司特或者去盛華任職,孫耀良絕對能夠獨當一面。可惜的是,孫耀良做出了另一個決定,那就是自己創業。
雖然對孫耀良的這個決定感到失落,但從朋友的角度來看,宋援朝卻又理解孫耀良,這些年孫耀良雖然在司特位高權重,可實際上他一直是作為宋援朝的左右手存在,而現在的他卻準備開創自己的事業,從這點來說,孫耀良邁出這一步並不容易。
“打算做些什麼?或者說介入那一行?錢不夠,或者需要其他幫忙的儘管說。”
“還沒最終確定,不過大方向已經有了,等海榮回來再定……。”
“海榮?”
“對!”
見孫耀良如此回答,宋援朝心中恍然大悟,怪不得陸海榮會和孫耀良一起回來,鬧了半天兩個人已經準備合作了。不過這樣也好,他們一起合作,孫耀良有能力有經驗,陸海榮在理論和海外渠道方面又有人脈,只要選擇好合適的專案,他們的創業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至此,宋援朝忍不住詢問起孫耀良和陸海榮究竟是怎麼打算的,無論作為老同學還是朋友,他都希望他們能夠成功,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幫他們一把也是必然的。
孫耀良也不隱瞞,和宋援朝聊了起來,兩人就著這個話題一聊就是一整天,相互間談的很深,在聊天的過程中宋援朝認真聽了孫耀良的想法和計劃,同時也給出了一些建設性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