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記得這個專案經理老曹並不是香江公司那邊調來的,也不是從鵬城那邊過來的,而是盛華地產在滬海成立後從一家國企挖來的。
老曹之前是一家國企的副廠長,前些年市裡為了統合行業,進行了一次行業內企業合併,這家工廠和其他幾家企業就合併成為了一家國企集團,國企集團成立後不久,下屬的企業進行了調整,集團內部也因為地產開發的原因成立了一家房地產公司。
房地產公司成立後,因為工作需要老曹從企業調任到房地產公司擔任專案經理。要說起來房地產公司在國內也算是新鮮事物,因為從房地產公司的出現到現在也沒幾年時間,如果不是因為瓊島這兩年房地產熱的興起和國家對房地產產業的政策開放,還不會有房地產業的出現呢。
所以說,雖然當了房產公司專案經理,說句實話對於房地產開放包括基建方面大部分人都是半路出家趕鴨子上架,老曹同樣也是如此。
不過老三屆中專生的老曹能力非常強,雖然半路出家,但靠著自學和專研很快就掌握瞭如何當好一個專案經理,很快就在這行脫穎而出。1992年年底,滬海政府有過一個房地產專案經理的評定,老曹一舉拿到了優秀專案經理的榮譽,並且由朱老總親自給他頒發了獎狀和獎牌。
這樣一個優秀人才,在滬海房地產界的名氣不小,按理說得到榮譽後的他理所當然是應該受到單位重用的。可惜的是他雖然名義上從專案經理再掛了個副總的職務,可實際上依舊幹著專案經理的具體工作,而且待遇上一點都沒變化,甚至因為性格耿直的緣故受到了單位上級的打壓。
在這種情況下,有人給宋朝援這邊推薦了他,經過接觸和了解後,宋朝援決定把他挖來盛華擔任專案經理,負責盛華大廈的主要工作,同時擔任張家明的副手。
雖然從職務而言沒什麼變化,但是從國企到盛華,給予的平臺和待遇卻是天差地別。
工資獎金就先不說了,盛華的工資待遇在滬海都屬於頂尖的,滬海是全國大的城市,收入一直相比其他城市較高,目前滬海比較好的單位正常月收入大約是300元左右,最高的可以達到500元一個月,就算是普通單位月收入也差不多突破了200元上下。
老曹之前在國企擔任副總和專案經理,每個月的收入在480元左右,相比普通人而言這個收入已經算不錯了。可在盛華,他作為專案經理的月收入卻是3000元,足足是之前工資的六倍還多,這還沒包括獎金呢,如果加上獎金部分就更多了。
此外,老曹之所以離開之前的國企還有家裡的原因,雖然老曹拿到過優秀專案經理人的榮譽,但作為滬海第一代房地產人,老曹家裡的住房條件卻實在不怎麼樣。
老曹家一家五口,夫妻兩人和他的母親再加一對子女,五口人住在一套小兩居室內擠著,孩子小的時候還算勉強,但現在老曹的兒子已經二十出頭了,女兒也過了十八了,孩子都長大了,雖然是兄妹,再加上老母親,再這麼住在全部加起來不足三十五平米的小兩居室內實在是不方便。
為了住房情況,老曹曾經給單位打過幾次分房報告,希望能夠幫忙改善住房條件,畢竟孩子大了也要成家,家裡沒條件兒子談女朋友都吃力,未來孩子結婚總不能繼續這麼住吧?
可惜的是,老曹雖然為單位做了好幾個房產專案,從他手裡建起來的居民小區不少,但是老曹的分房報告始終沒有下文,這讓老曹對單位領導非常不滿,再加上因為工作的原因上面又刻意整他,這時候經人介紹了剛成立不久的盛華地產,盛華方面給出了極為優厚的條件,不僅給了老曹豐厚待遇,同時還直接給他解決了房子的問題。
栽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要吸引人才就需要解決待遇。
宋援朝深知既要馬兒跑的快又要馬兒不吃草的事天下是絕對沒有的,何況作為一家地產公司,盛華目前在滬海的地產專案有好幾個,除去投資最大的盛華大廈外,還有之前弄堂的改造專案和中山路地塊的小區專案。
一套房子,對於以前的老曹來說是千難萬難,可對於盛華來說卻不算什麼,宋朝援直接就給了老曹一套中山路地塊的兩房一廳,拿到這套比原來居住面積大了兩倍還多的房子後,老曹心甘情願來到了盛華,直接接過了盛華大廈專案。
不得不說,這筆買賣盛華是賺了的,雖然盛華地產在鵬城有不少經驗,可在滬海成立地產公司並且進行地產開放,相比鵬城,滬海這邊並沒什麼優勢。老曹的到來很好彌補了盛華的這個缺陷,由於老曹在滬海地產界的人脈和渠道,再加上他作為專案經理的豐富經驗,不僅使得盛華大廈順利建成,同時還在其他兩個專案中給予了極大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