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重歸黃金年代> 第一千零七章 想法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千零七章 想法 (2 / 2)

“送出去唸大學?打算送去哪裡?”

“還能哪裡,當然是英國了,香江這邊你也知道,條件好點的家庭都會把孩子送出去唸學,再加上香江的歷史原因,去英國的最多。”

“英國……。”宋朝援點頭表示理解,雖然從國內來說這些年留學首選美國,其次是日本和其他國家,可實際上英國的學校在國際上是非常有名的,無論是牛津或者愛丁堡,在世界排名都不低,絲毫不亞於美國最好的學校。

而且英國的學校和美國的學校不同,美國的學校注重的是學科和人才培養,而英國一些學校更講究傳統。這當然是因為招生的物件不同,說白了英國的貴族學校是出了名的,一些貴族家庭或者富豪家族除了子女在專業上擁有興趣和天賦外,一般來說更喜歡把孩子送到這種學校去唸書,一方面培養孩子的見識和氣質,另一方面也是透過學校的人脈給孩子積累未來的社會圈子,從而為以後家族的延續而著想。

這點,宋朝援心裡非常清楚,也理解這樣做的用意。尤其是像他們這種在商業上已經獲得成功,擁有一定財富和地位的家庭,最擔心的就是富不過三代。

再加上家庭出身的原因,無論是自己的孩子還是秦正國、李大琪等人的孩子,一般來說並不需要什麼太多的專業知識,他們需要懂的是什麼是人情世故,什麼是用人的方法,怎麼才能利用自己的圈子利於家族企業的發展等等。

換句話來說,就和古代封建社會一樣,讀書人出頭只有苦讀科舉,金榜題名後出人頭地。所謂學成文武藝賣於帝王家就是這個道理,但帝王的繼承人卻不用這些,他們不需要和普通讀書人那樣精通四書五經,他要懂的是如何學會帝王之術。

像許多已經富起來的,擁有不菲資產的商人和企業家,喜歡讓自己的孩子去讀什麼商科、管理之類完全就是錯誤的選擇。因為在企業經營中的判斷力和能力根本不是讀點書瞭解一些東西就能勝任的,這需要底蘊和天賦,同時也需要人脈和圈子,這些東西大部分成功者自己本身就擁有,換句話來講,教這些知識的學者能在商業上比他們的父輩更成功麼?答桉是顯而易見的。

從這點來講,繼承人真正要學的並不是什麼專業知識,哪怕你專業學的再好,甚至達到所謂專家的程度也沒任何用處。在這方面,只需要懂一些需要的就行了,最重要的還是如何用人,怎麼才能用好人,同時培養判斷力和眼光。

漢高祖劉邦和西楚霸王項羽就是例子,和後者相比,前者論打仗能力根本沒辦法比,要論出身也遠及不上,劉邦發跡前只不過是一個小小的亭長,偷雞摸狗吹牛耍賴樣樣精通,可要說打仗和治國的本事稀鬆平常。

但就是這樣,最後的勝利者卻是劉邦而不是項羽,原因是什麼呢?因為劉邦很有自知之明,他雖然不懂打仗和治國,但他懂怎麼用人,當老闆的能懂用人,並且用對人就行了,哪裡有當老闆的親自上陣單打獨鬥的呢?一個人的能力再強能比得上一個團體?所以項羽輸的一點都不冤。

“這個不急,我家的小子比你家妮妮要小兩歲呢,過兩年再說也不遲。”

“不小了,兩年過去很快的,一轉眼的事,當年我們從大西北迴來到現在不就一晃十幾年了麼?”

“呵呵,這倒也是,這個事容我琢磨琢磨吧,關鍵還是要看孩子的想法。”宋朝援笑著說道。

“你呀,我還是勸你早點安排好,就像我一樣,提前安排穩妥些。”

“我說你怎麼突然對這個事這麼上心了?平時這些事不是都你家彩霞管的麼?”秦正國這麼熱心,宋朝援忍不住問。

“嘿嘿,這不想著如果你家小子也過去唸書,正好能和我家妮妮一起作個伴麼?”

“你小子,不會打我家陽陽的主意吧?”宋朝援上下打量著他問。

“我倒是想呢,可我家妮妮要比你家陽陽大兩歲呢,除非你和燕子不在乎,我這當老丈人的當然雙手贊成!女大三抱金磚嘛,其實大兩歲也不算什麼,話說我們真要成了親家,這不是親上加親?”秦正國嘿嘿笑著壓低聲音對宋朝援道。

“鬧了半天還真琢磨這些?你小子盤算打的夠精啊!”宋朝援頓時哭笑不得,孩子才多大,這傢伙就琢磨起這個來,不過他的話倒也沒錯,兩個孩子從小一起長大親密的很,而且妮妮自己也喜歡,如果真能成了自己兒媳婦,兩歲算什麼?

但宋朝援還是告訴秦正國,這種感情上的事家長說了不算,孩子現在也太小了,沒必要給孩子們壓力,一切順其自然吧,如果真有那麼一天,自己當然不會反對。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