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耀良沒再追問,心裡卻很希望宋援朝能早日回來,雖說宋援朝離開後司特的發展依舊不錯,而且從許多方面來看都很好,但作為司特的高層和銷售公司的老總,孫耀良卻感覺到宋援朝離開後司特的一些變化,這些變化雖然不大,卻讓他感覺到司特就像一輛原本在高速公路上狂奔的跑車,突然被人輕輕踩了剎車一般,雖然依舊還在向前,可速度卻開始有些減速了。
再加上目前司特內部的一些問題,又牽扯到了司特發展的許多精力,這讓孫耀良感受到宋援朝在和不在的不同。他真心希望宋援朝早日迴歸司特重掌大權,可惜的是宋援朝這一年來雖依舊關注司特,私下也和自己溝通,卻從未露出要回歸的想法。
“我之前讓你留意南都那邊,現在南都的情況怎麼樣?”
孫耀良搖搖頭:“南都的情況不太好。”
“具體?”
“用三句話來歸納,內部混亂,產品老化,市場萎縮。”
宋援朝沒說話,靜靜抽著煙,過了片刻他把菸頭掐滅問:“項先榮現在在南都是什麼情況?”
“他目前還是生產副廠長,不過江大海和顧平離開南都後,項先榮就沒了後臺,再加上施滿林後來也調離了南都,留下來的付慶紅又和他向來不對付,新領導到位後就低調了許多。”
宋援朝笑笑,他腦海裡閃過當年在南都開會的場景,當時廠辦會議除了宋援朝外,還有江大海、顧平、古常軍、項先榮、付慶紅、施滿林等,宋援朝作為副廠長排名第七,比勞資科的老湯高些罷了。
一轉眼就好幾年過去了,當初與會的這些廠領導中現在還留在南都的也就項先榮和付慶紅兩人了。江大海先去了局裡,後來因為新優民廠的事臨危受命,擔任了一段時間優民廠的一把手。
由於當時的特殊情況,江大海無奈求助都宋援朝這邊,好不容易才勉強維持住了優民廠局勢,等到他熬了兩年正式退休後,早就名存實亡的優民廠順勢就被宋援朝吞併,變成了司特的一部分。
至於顧平,在南都和江大海鬥到最後也沒落得好處,司特公司成立後,顧平就被調離了南都,到了另外一家企業工作去了,這些年宋援朝也沒關注顧平的情況,只是聽說還算馬馬虎虎吧。
古常軍在司特公司成立之前就調離了南都去了山城,後來病逝,當年宋援朝還親自去送了他最後一程。
施滿林就不用說了,這個傢伙本就沒什麼本事,靠著江大海上的位,江大海一走,在南都施滿林也就呆不下去了。不過看在親戚的份上,江大海去局裡後還是幫施滿林在其他單位安排了個職位,但這個職位說起來只不過是養老而已,早就沒了當年在南都的威風。
所以現在還在南都的老人裡只有項先榮和付慶紅兩個人,項先榮是顧平的人,主要負責廠裡的生產和車間日常管理。付慶紅是江大海的人,負責的是供銷方面的工作。
江大海和顧平一走,現在兩人都沒了後臺,只不過付慶紅機靈些,站隊比較快,據說在南都過的還算不錯,再加上他管的又是供銷方面,相比生產要靈活許多,當供銷副廠長這麼多年,付慶紅在外面還是有點自己渠道的,只要單位不撤掉他這個副廠長,日子還是蠻滋潤的。
不過項先榮的日子就不怎麼樣了,南都在江大海時期就存在許多問題,只不過當時這些問題沒爆發出來而已。而現在,市場越來越開放,競爭者也越來越多,可南都直到現在還在抱守殘缺,日子開始一天比一天難過,作為主管生產的項先榮是首當其衝。
“找個時間你約一下項先榮,就當時老同事之間的關心,平時和他多喝喝酒,聊聊天什麼的。”宋援朝對孫耀良說道。
孫耀良若有所思地點頭:“我明白了,這個事我回去就辦,先摸摸他的底,瞭解瞭解他的想法。”
宋援朝頓時就笑了,孫耀良還真明白自己的想法,而且這個事交給他去辦是最合適的。
對於司特,宋援朝一直有著自己的考慮,他辭去司特董事長的職務並不表示他會放棄司特,相反宋援朝一直在暗暗佈局。
作為一家合資企業,如果想透過香江盛華和司特總部來控制司特的話,這個難度很大,畢竟在政策上是不允許外資控股的,而且在林道遠退下之後,宋援朝也不適合繼續留在司特,提前退一步海闊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