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援朝弄的這些東西在後世並不稀奇,尤其是像後世資訊大爆炸的時代,這些資料和習題很容易透過各種渠道就搞到。就算現在,雖然有些學校因為底蘊不足和其他原因不如二中,但放眼整個滬海,同二中不相上下的學校不是沒有,所以二中能做,他們同樣也能做。
“我之前還在擔心等明天這些學校也搞起高考複習資料的話我們怎麼辦,今天老馬來找我說了伱們商量的事倒是讓我眼睛一亮。你們考慮的不錯,不能侷限於高考,中考甚至平時的學習成績的提升都可以用這樣的方式去推廣,這對教育水平的提升是一件好事。”
周校長如此說,接著他又道:“但是有些學校做不到這點,因為他們的成立時間不長,也沒這樣的條件。幾個老朋友私下就和我商量合作,我考慮了下如果把輔導資料和對方合作對於工廠來說也不公平,所以我琢磨著是否可以辦個聯合夜校,做些直接面對學生的補課教學工作,這樣的話這些不具有條件的學校和老師就可以以學校或者個人的名義授課,在提升學生成績的同時也獲得一些利益,從而達到相同的目的。”
原來周校長是這麼考慮的,這讓宋援朝對周校長刮目相看。
一直以來,宋援朝只覺得周校長是一個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同樣也是一個慈祥的長輩,但是周校長今天又讓宋援朝看到了他在這方面超越普通人的眼界,這種想法放在後世,哪怕是十幾年後都不稀奇,但在現在卻是極為有前瞻性。
辦夜校,就是培訓機構,這是一個很大的市場。如果有可能的話宋援朝還真想做這個市場,至少在2021年前這個市場的規模達到了令人無法想象的程度。
不過現在的宋援朝卻沒有絲毫這個打算,畢竟教育市場向民資開放是在八十年代末期,而在這個時間段之前,教育市場是一個畢竟封閉的狀態,能夠進入這個行業的都是在教育系統內部的自有機構或者就是學校本身。
宋援朝知道自己是不可能進入這個行業的,所以從一開始就沒從這方面考慮過。可今天周校長的想法讓宋援朝覺得可以推動一下,雖然自己不能做,但不妨礙幫著二中去做。假如二中做好了,這對於二中是件很不錯的事,同時對於社會也是有利的。
“呵呵,話扯的有點遠了,這事還沒定下來,我等會要去局裡開會,到時候正式向局長彙報一下,如果局裡沒意見這個夜校多半就能辦起來。”周校長如此說道,宋援朝心裡卻有些納悶,周校長的想法雖然不錯,可這和自己又有多少關係呢?
誰想,周校長接下來的一句話讓宋援朝愣了愣:“廠子裡的事就按你們商量的想法去做,學校這裡可以支援。另外一件事,我給你報了個名,你這些日子好好複習,抽時間來我這看書做題,爭取早日考上大學。”
“考大學?”宋援朝傻了眼,這怎麼一下子又扯到自己考大學的事上了?
當週校長把一份報名回執遞給宋援朝,宋援朝清晰的看見上面寫著自己的名字,而且報名時間是上月的時候整個人都有些不好了。
“校長,這……您……?”
“知識就是力量,知識才是未來!援朝,你還年輕,主席說過,年輕人是八九點鐘的太陽,你在廠子裡這幾個月乾的不錯,也非常有能力,但是你應該有更廣闊的舞臺,有更遠大的未來。千萬不要因為一點成績沾沾自喜,光顧看眼前的利益,上大學是我對你的期望,我想你的父母也是這麼希望的。為了我,為了你的父母,同樣也是為了你自己,援朝,你應該去考大學!”
重重拍了拍宋援朝的肩膀,周校長語重心長道:“孩子,上大學去吧,以你的水平這一次一定能考上,當然,如果你實在不願意我也不會勉強,不過工廠那邊嘛……。”
說到這,周校長不再繼續往下說了。
這個看起來慈祥而平和的老人卻有著讓人意想不到的固執,一直對這件事念念不忘,甚至還自作主張地給自己報了名。
周校長話外的意思也表示了他的態度,那就是宋援朝如果不去考這個大學,工廠那邊的建議他恐怕是會直接否決的,這一下子就把宋援朝給頂在槓頭上了。
看著面前的回執,再聯想到昨天他讓顧傑去報名說的話,宋援朝不由得苦笑起來,還真是報應不爽,前頭自己剛安排了顧傑參加高考,現在自己卻被周校長給安排了,這叫怎麼回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