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羅陽並沒想到社會發展的速度,因為很快隨著市場的開放關於“行”的這個問題也開始改變。首先改變的就是物流運輸,一些私人的卡車運輸會開始產生,從而早就了初級的物流模式。接著在南方一些城市,由於城市的擴建和開發使得公共交通跟不上速度,從而誕生了私人車輛載客的行業。就連燕京和滬海也是如此,僅僅幾年後,滿大街的黃面的就會在燕京的街道上賓士,計程車行業也由此而生。
“那麼說來,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衣了?”羅陽很聰明,宋援朝說了衣食住行這四個字,可唯獨從食開始說起一直說到行,偏偏就沒提衣的問題。
“說的沒錯。”宋援朝也不再賣關子,直截了當道:“目前最可行的就是從衣的角度切入了,穿衣吃飯,這句話中穿衣還在吃飯之前,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對物質的需求也會不斷提高,而穿衣或者說大家身上穿著、戴著的所有東西都是這一類。”
宋援朝伸出手,朝著四周劃了個圈子,問羅陽:“大柵欄最好的優勢在什麼地方?不就是人口密集,來往的人流多麼?在這樣的商業區,開一家針對這方面的店是最好不過的選擇。而且服裝和其他穿戴商品和吃的東西不一樣,一來這些東西放著不會壞,二來也不需要什麼做飯炒菜的技術,只要眼光準,賣的東西好,大家自然就會來買。”
“另外,還有個關鍵,這些商品的利潤不低,只要生意好這房租和人工根本就不算什麼,你覺得呢?”
當宋援朝說出這番話後,羅陽頓時起了興趣,他仔細琢磨著越琢磨越覺得宋援朝的話有道理,正如他說的那樣,人總要穿衣服的,在大柵欄這個地方最不缺的就是人流,如果開個服裝店,有好的款式衣服褲子什麼,說不定這買賣還真能成。
可是羅陽又想到一個問題,這貨源怎麼來?雖然他可以透過關係找到燕京幾家國營服裝廠進貨,可問題在於一是這些服裝廠的進貨數量太大,他不可能一口氣進許多貨,把有限的資金壓在上面。二來燕京這些服裝廠生產的衣服褲子是什麼樣羅陽也是清楚的,無非就是那些普通的藍色、灰色或者黑色,款式幾十年不變的那種,這種衣服就連羅陽都嫌棄,擺在店裡能賣得出去?
皺著眉頭,羅陽問出了自己這個問題,聽後宋援朝哈哈大笑起來,拍著羅陽的肩膀道:“你呀你,聰明一世湖塗一時呀,誰說這進貨必須要去這些國營廠進的?再說你覺得他們的東西能賣出去?就算能賣出去,這全燕京賣這些衣服的店多了,人家為什麼偏偏來你這買呢?”
這時候,羅陽也顧不上解釋這店是他“朋友”的不是自己的話了,一時間有些疑惑。
“眼光要放遠一點,我們國家幅員遼闊,由北至南可大著呢。”宋援朝笑著說道:“燕京沒有就去其他地方找找唄,只要有心總能找到,你說是不是?”
說完這句話,宋援朝把手裡的菸頭掐滅,站起身:“行了,飯也吃的差不多了,話也說完了,我和曉芸下午還要繼續去逛就不多呆了,我們走了,謝謝你這頓飯。”
拍拍羅陽的肩膀,宋援朝笑呵呵地招呼著李曉芸就這樣離開了,等宋援朝他們走後,羅陽依舊皺著眉頭思索著宋援朝剛才走之前的那句話。
“陽哥!陽哥!你想什麼呢?不會是魔怔了吧?”一旁的小喬見羅陽呆了半天不說話,擔心地伸手在他眼前揮了揮。
“哦,沒事,在琢磨宋援朝剛才說的那事呢。”羅陽回過神點起一支菸說。
“這人就是宋援朝呀,我前面聽你這麼喊他心裡還納悶呢,他不就是我表哥說的那位?”
“沒錯,呵呵,這傢伙是不是很討人厭?一副欠抽的樣?”羅陽笑著反問,但他的表情卻沒有了最初的生氣。
一想到剛才宋援朝和李曉芸的做派,小喬忍不住就笑出了聲:“是有點,不過我覺得這人還有那姑娘有點意思。”
“呵呵,是有點意思。”羅陽哈哈笑了起來,邊笑邊搖頭,看看時間也差不多了,之前和大兵、軍子早就約好,這頓飯一吃吃到現在恐怕他們已經等急了。
想到這,羅陽招呼著小喬一起走,可當要結賬的時羅陽沒想到服務員卻告訴他剛才宋援朝離開前已經把賬給結了,聽到這話羅陽一愣,接著又笑了起來。
“這傢伙,還真是有點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