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援朝有些理解朱師傅的想法,畢竟自己住了多年的房子突然要賣掉,換成自己的話恐怕也會有這樣的心情。
微微點頭,宋援朝朝著東廂房走去,他先站在迴廊下打量著廂房外的窗格和裝飾,走近細看才發現這套四合院很是講究,當初建房的時候用的都是好料,雖然時間已過百年,卻儲存的依舊大致完好,尤其是窗格上的凋花依舊清晰可見,雖然一些地方有些破損,卻不妨礙整體和美觀。
推開門進去,裡面的傢俱陳列簡單而大氣,走近仔細一瞧屋裡擺放的居然是整套的明清老紅木傢俱,這些傢俱雖然看起來暗澹無光,但一見之後宋援朝的心臟情不自禁地就劇烈跳動起來。
“好傢伙!”宋援朝暗暗驚歎,僅僅是東廂房的這套傢俱放到幾十年後就價值不菲,更重要的是這一整套老傢俱在後世就算是有錢都是買不到的好東西。
關上房門,宋援朝繼續去看了西廂房,西廂房和東廂房結構一樣,裡面擺放的傢俱也大致相同。至於耳房那邊就稍差些,裡面是一些普通的陳列,等到了朱師傅自己住的正房時,宋援朝更是一愣,除去和東西廂房差不多的老紅木傢俱外,還有一張如同小房子一般的架子床,這張架子床做工精美,上面凋滿了格式人物和花鳥,簡直如同藝術品一般。
簡單轉了一圈,宋援朝的心頭火熱,這套四合院他已經下定決心無論如何都要拿下,包括屋裡的這些傢俱。
讓自己的心情平靜些,宋援朝這才回到院子,在之前的石凳坐下,掏出煙給朱師傅遞了一支:“朱師傅,您為什麼要賣房,能說說麼?”
接過煙,朱師傅嘆了口氣:“為啥要賣也不是不能說,前些時候我大哥聯絡上我了……。”朱師傅點起煙說了起來,在大概一個多月前吧,在海外的大哥透過渠道聯絡上了朱師傅,並給他來了一封信。
在信裡,朱師傅的大哥告訴朱師傅,他們的父親在幾年前去世了,他們的母親現在還健在,但身體狀況不太好,而且非常思念從小就失散的么兒。
三十多年來,雙方失去了聯絡,而現在終於又能通訊聯絡,這是他們一直盼望已久的。朱師傅的大哥希望朱師傅能夠去海外和他們團聚,從而向他發出了邀請,並在信裡告訴他母親非常想念他,希望他能早日成行。
接到來信後朱師傅一連幾天心情激動無法入眠,他曾經想過多次和親人重逢,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樣的想法已經越來越澹了,沒想到突然間親人的資訊再次出現,這讓朱師傅恨不能插上翅膀馬上見到令他無比牽掛的母親和哥哥姐姐。
對於燕京,朱師傅並沒有什麼留戀,而對於再見親人的迫切讓朱師傅牽腸掛肚。所以他很快做出了決定,他要去海外和親人團聚,就這樣他準備把這套房賣了,從此一去不返。
聽完朱師傅的解釋後,宋援朝問了問朱師傅對這套房的產權情況,對此朱師傅去正屋找出了房地契,這張房地契足以證明朱師傅對這套四合院的產權。
宋援朝仔細看了一眼朱師傅提供的房地契,隨後把目光投向房牙子,房牙子接過地契也仔仔細細看後對宋援朝微微點頭。
對於四合院的產權所有,宋援朝後世曾瞭解過,這其實跟他在滬海的石庫門房有些類似,因為他那套石庫門房也是類似的情況。
按照後世的法律定義,凡是擁有三類產權國家都是認可產權的,這三類分別是房地契、51年國家發的房產所有證和之後才有的房產所有權證。其中最硬當的就屬於朱師傅手上的這張房地契了,這表示這套四合院完全屬於私房性質。
驗過房地契後,宋援朝也就徹底放了心,接下來就是談價格的問題。
朱師傅直接開價8000,這個價格可不低,要知道現在的人均收入才多少?8000是一筆鉅款,普通人家恐怕一輩子都積攢不到這筆錢。
“我說朱師傅,您這個價也太高了,今個我們去看了一套三進的院子,比您這要大不少,可人家才賣7000,您這要8000?有些離譜了呀。”不等宋援朝說話,邊上的房牙子就幫著宋援朝討價還價起來。
“7000?7000的房能和我這比?”朱師傅有些不屑地笑了笑:“我這可是有房地契的,可不是那種解放後發本本的房,更不是那些經住證房,這能一樣?再說了,當年我爺爺買下這套房可是花了足足2800大洋,這價錢換現在我也算虧了!”
“當年是當年,現在是現在,這房不就是住人的麼?您這房地契雖好,可人家有本也是一樣住啊,這有啥區別對不對?”
朱師傅的腦袋搖成撥浪鼓,很是堅決道:“嶽老二你也別多說了,這買賣你情我願,8000,這個價格我也不是亂開的,我這房就值這個價!”
“我說朱師傅,您怎麼就這麼軸呢?這買賣總得要討價還價呀?你一口咬定這個價,這不是……。”
房牙子頓時有些急了,今天原本想的好好的,可剛才先去了關爺那邊還沒見到關爺能就被趕出來了,弄的自己狼狽不說還差一點連累了宋援朝。眼下瞧著宋援朝已經看上了這房,可朱師傅卻死腦筋一口咬住價格不放,這讓房牙子覺得自己在宋援朝這丟了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