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他對宋援朝說,自己在供銷社幹了這麼多年,對於供銷環節很是瞭解,雖然燕京不是長安,他在燕京也沒這方面的關係和渠道,但他認為萬變不離其宗,做買賣無非就是低買高賣,選中合適的商品,找到上下游的渠道,從中獲利。
雖然這道理很簡單,卻不是人人能做到的,要不然關於經濟的書一大堆,為什麼同一個老師教出來的學生最終的成果卻是不同的呢?
去年的5月11日,《光明日報》刊登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評論,雖然這句話的意思看上去似乎和孫耀良要說的沒有什麼關係,可實際上這句話在任何方面都是正確的。
孫耀良本人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再加上他現在在大學學的專業,結合實際運用肯定並普通人強。只是現在的孫耀良還在迷茫中,他雖然選擇了自己未來要走的方向,卻一時間不知道如何切入,這才是他今天找宋援朝商量的真正目的。
“我支援你的想法!”
面對孫耀良的考慮,宋援朝首先表示了支援的態度,接著他又鄭重其事道:“不過想法是一點,具體怎麼做才是關鍵,這點你心裡要明白。”
“既然你還沒決定怎麼做,這也不急在一時,這幾天你自己好好琢磨一下,找好切入點,然後我們再討論這個問題。”
孫耀良若有所思地點點頭,他覺得宋援朝這話說的沒錯。
“對了,有一點你必須謹慎,那就是一開始從實際出發,千萬不要好高騖遠,腳踏實地才是正途。”
宋援朝的話語低沉,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地口吻:“萬丈高樓平地起,靠的是紮實的地基,如果沒了地基再高再華麗的樓宇也只是空中樓閣,就像是建在砂礫上的樓房,一推就倒。如果你不和我說這個事,我今天也不會和你講這些,但你現在問了我,我卻不能不提醒你,這點你必須記住,尤其是步子邁的太大,容易扯到蛋,明白不!”
撲哧一聲,孫耀良笑出了聲,宋援朝最後一句話形容地還真是貼切,也不知道他是怎麼想出來的。
“明白了三哥,這件事我會好好琢磨的,等我琢磨成了再和你商量?”
“沒問題,你好好琢磨,好好想,不要求快求急,想得越多考慮的越周全越好。”宋援朝把手放在孫耀良的肩膀鼓勵道。
“行,謝了三哥。”孫耀良笑著點頭,剛才一開始還有的憂慮和擔心早就不翼而飛了,取而代之的是滿面的笑容和信心,雖然他的笑容瞧上去比哭好不了多少,可宋援朝卻從心裡為他感到高興。
回到宿舍樓,孫耀良轉身就往宿舍樓上走,宋援朝連忙喊他還沒去打水呢,孫耀良笑呵呵地擺手說他早就洗過了,讓宋援朝自己去就行,他得回去好好琢磨剛才宋援朝說的那事了。
瞧著這小子一步兩格樓梯飛快快步上樓的樣,宋援朝哭笑不得地搖搖頭,這時候他到想起了前些天被自己忽悠的羅陽,也不知道這傢伙這些天不知道琢磨出結果了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