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小子,又來這套,他自己就不能來找我?”宋援朝哭笑不得道。
“這也不怪他,這幾天店裡的生意太好,一直忙不過來,他得在店裡盯著實在走不開。他幾個朋友,其中叫小喬還行,做事靠譜已經能獨當一面了,大兵和軍子這兩人有些毛糙,不看著說不定就出錯,虧得現在有李……。”說到這,孫耀良似乎發現自己說漏了嘴,連忙抬眼看了看宋援朝改口道:“……現在有點長進了,要不然算錯賬就麻煩了。”
宋援朝是什麼人?孫耀良這欲蓋而彰的把戲他會看不明白?一聽就知道說的是李曉芸這個丫頭。不過宋援朝也不說話,就當是不知道,畢竟李曉芸現在已經是大學生了,對於她去做這件事宋援朝沒有直接表示反對,而是預設。
當然了,這也建立在不影響李曉芸學習的程度上,一旦知道她的學習受到影響的話,那麼宋援朝肯定會果斷出面制止李曉芸再去做這些事。可話又說回來,李曉芸也是個聰明的丫頭,也許她早就摸清了宋援朝的想法。
“說吧,他讓你找我幹嘛?”
“這些天店裡的銷售基本穩定,每天的銷量也不錯……。”
“行了,別繞圈子,說具體的。”
孫耀良咧嘴笑了起來:“這些天店裡名氣出來了,已經有人聞名來店裡問過,另外羅陽的意思他外面有幾個朋友也打算賣這產品,他找我商量了下,覺得如果可以批發的話也是不錯的途徑,雖然批發的利潤沒直接銷售那麼高,可數量大時間短,還是可以做一做。”
宋援朝靜靜聽著,明白了孫耀良他們的想法,不得不說他們的考慮是正確的。做服裝僅僅靠零售也就是那樣了,可做批發就不同了,這是一個做大做強的辦法,而且搞批發最重要的是掌握渠道,渠道在商業角度來說是尤其重要的一環。
改革開放初期,一切的經營或者說商業模式都是比較原始和初級的,後世對這個時代有一句比較貼切的形容,那就是“野蠻生長時代”。
這個形容極好地表現瞭如今這個時代的特色,由於市場的逐步開放,整個國家和社會面臨一個重要的問題,這個問題就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
這句話在1981年正式形成文字並寫入政策和相關教材中,而現在雖然還沒有這句話的出現,但事實卻已經證明了這點。
隨著市場的開放,無數機遇蓬勃湧現,更重要的目前的市場是一個買方市場,只要產品好就不愁賣,要知道中國擁有9.8億人口,這是多麼大的市場啊!
宋援朝雖然他認可羅陽的想法,但有個問題,那就是一旦做批發貨源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根據他對滬海工廠的瞭解,廠子裡的產量有限,眼下雖然增加了裝置和人員,但每天的產量充其量也就是1200到1300件而已,這個數量用來滿足大柵欄的店銷售綽綽有餘,可一旦批發搞起來這就遠遠不夠了。
整個燕京市場有多大宋援朝心裡很清楚,何況燕京市場還包括燕京周邊地區,比如津門、常山等地,這些地方都屬於傳統的燕京商業圈覆蓋範圍。
這麼大的市場,以校辦工廠這麼一家小廠根本就吃不下來,但不得不承認羅陽提出的這個建議是一個好機會,商機轉瞬而過,一旦錯過了就再也沒有了,假領子這玩意雖然好賣,可不要忘記整個滬海也不是隻有宋援朝一家能做假領子,如果不能迅速佔領市場,直接掌握批發渠道的話,那麼自然會有其他聰明人趁虛而入,從而取而代之。
“如果做批發需要多少量你們計算過麼?”宋援朝問。
孫耀良搖搖頭:“這只是有初步的想法,具體數量現在肯定不知道,不過根據我的經驗這個數量絕對不會小,所以貨源是一個關鍵。”
孫耀良話說到點子上了,宋援朝琢磨了下對孫耀良道:“這件事我現在回答不了你,這樣吧,你告訴羅陽讓他整理一下大致的數量,我這邊也要做一些安排,如果答應了做不到,倒不如不答應,你說呢?”
“行,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我和羅陽說去。”孫耀良笑著點頭,對於宋援朝的回答他非得沒有什麼想法,反而覺得宋援朝這樣的謹慎是件好事,畢竟供銷不是普通的零售,考慮的方方面面有著許多,孫耀良在供銷社幹了這麼多年很明白這個道理。
說完這事,宋援朝順便問了問孫耀良這些日子的店裡情況,孫耀良自然也不隱瞞宋援朝。
羅陽這家店算是打出名氣了,現在到了大柵欄只要隨便找人問那家店是賣假領子的,人人都知道是羅陽的店,裡面的假領子正宗滬海貨,無論做工還是用料都不是外地貨能比的,每天來往的顧客絡繹不絕,生意興旺的很。
生意好了,羅陽也沒虧待自己的兄弟,包括孫耀良甚至李曉芸。
無論對於大兵、軍子還是小喬,又或者孫耀良和李曉芸,羅陽都是一視同仁,按照銷售數額包括上班的時間來給他們計算工資,這僅僅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孫耀良就領到了300多元的工資,這個收入在這時代絕對是高收入,孫耀良也沒想到羅陽會給他開這麼高的工資。
這點倒讓宋援朝對羅陽高看了一眼,作為一個領頭人這種基本素質是最重要的,如果領頭者做不到服眾的話,那麼他的未來之路肯定走不長,羅陽雖然沒有宋援朝這樣超越時代的眼光和思維方式,可在這點卻做的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