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重歸黃金年代> 第一百三十九章 尖銳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三十九章 尖銳 (2 / 2)

林道遠的表情變的尤其嚴肅,他沒想到宋援朝會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對於這個問題其實在內部已有討論,有些同志同樣提出了和宋援朝今天所問的類似問題。

“除了管理外,職工的思想也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其他的不去說,僅僅是大鍋飯的問題就很嚴重,做好做差一個樣,反正每月開工資,這點想必伯父您也知道。”

“市場的開放,或者說改革目前開放是一個大趨勢,這點不能否認。可是伯父,一旦我們許多國有企業在沒有做好準備的情況下直接面臨市場,他們是否能夠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生存下去?”

宋援朝神色非常認真:“您聽的沒錯,我用了殘酷這個詞來形容市場,在計劃經濟的體系下,市場雖然可以說是一潭死水,缺乏競爭,導致生產力底下,這的確是大問題。”

“可當時代改變,市場開放後,在開始的一段時間內由於市場需求的勐增會使得目前許多企業過上一段不錯的日子,可隨著市場的逐漸飽和需求方向的改變,那麼必然會產生競爭。這種競爭可不是之前行業和行業內部之間的競爭,也不是靠著計劃安排就能解決的。”

“這種競爭是各種不同資本對市場搶奪的競爭,比如說國有企業、集體性企業,個體,甚至以後可能出現的私營和外資資本,馬克思對資本的定義想來您比我更清楚,在這樣殘酷的競爭情況下,這些企業如何渡過難關?是否能生存下去呢?”

看著緊皺眉頭的林道遠,宋援朝繼續說道:“如果我判斷沒錯的話,幾年後這種情況就會不斷出現,由於理念落後,經營手段簡單,內耗嚴重,習慣於依存計劃經濟體系下的企業在這種衝擊下必然會垮掉一大批。”

“但目前的政策是在計劃經濟體系下進行有限的市場開放。”林道遠反駁道。

“您說的沒錯,但您應該知道這種模式是會改變的,兩種不同的經濟體系不可能一直共存,必須有主有次。當隨著市場的開放到了一定程度,那麼計劃的作用會逐漸被市場本身所取代。您剛才也說了,改革開放是大趨勢,是長遠政策,是打破之前僵硬化市場的手段,所以您難道不覺得我設想的這些不會出現麼?”

“一家國有企業,尤其是大型企業,它的背後不僅僅只是企業本身這麼簡單,依附它存在的是千百萬的工人和他們的家庭。一旦企業垮掉,直接受到影響的就是這些家庭。正是因為如此,伯父,我才會提醒您,我們必須在全面市場開放之做好迎接競爭的準備,這樣才能把未來的損失降低到最小。”

林道遠許久都沒說話,宋援朝的這番話實在讓他出乎意料,他沒想到宋援朝會提出這樣一個尖銳的問題。

“你是怎麼想到這點的?”過了好一會兒,林道遠開口問道。

“您還記得我之前在滬海一家校辦工廠上班吧?”

見林道遠點點頭,宋援朝說起了校辦工廠目前的情況,其實這種情況早在他考上大學前已經有了一些預兆,但那時候還未影響到整個校辦工廠的執行。

當時,宋援朝婉轉地提醒過馬廠長,因為他那時候已經看到了市場改變的趨勢和對企業的衝擊,可對於馬廠長來說,他卻不認為這是什麼問題,相反還覺得宋援朝有些杞人憂天。

事實證明了宋援朝是對的,隨著市場的開放,尤其是國慶前後市場的變化,使得校辦工廠的訂單進一步銳減,如果不是宋援朝走之前留下的印刷車間,和現在轉產假領子,恐怕現在校辦工廠已經快支援不下去了。

校辦工廠雖然只是一家小型的集體性質企業,但由小見大道理是一樣的。那些國有的大型企業雖然背後有國家的支援,可當面臨更大的衝擊時,一旦應對失策所帶來的損失卻是無法挽回的。

林道遠不是普通老百姓,對於老百姓來說也許老百姓的心裡想的很是簡單,許多人認為企業既然是國家的,自己就是為國家上班工作,企業出了問題國家自然會管,老百姓需要擔心什麼呢?

可恰恰這個看法是錯誤的,當市場開放到一定程度,對於這些企業,相關部門就算想管也是有心無力,長期地,甚至無限制的輸入資金,為企業不斷輸血,卻又看不到任何復甦的希望,在這種情況下能做的無非就是壯士斷腕而已。

企業垮了,廠子倒了,那些領導或許還有去處,換個地方一樣當官。可在這些企業工作了大半輩子,甚至一家夫妻、父子、兄弟、姐妹兩代乃至三代人都在這些企業的普通家庭怎麼辦?他們又將何去何從呢?

隨著宋援朝的講述,林道遠突然覺得在這方面他們的考慮是有不周全的地方,正如宋援朝提出的問題那樣,國有企業真的做好了準備麼?萬一真像宋援朝所說的最終發生這樣的結果,那麼所導致的影響和後果是極其嚴重的。

林道遠不由得沉思了起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